Monday, July 11, 2011

in my mind

Lord please grant me more time to experience you. Make me a channel of your peace.

To live a life, to see the world You created, to understand the diversity of people while you love everyone of them.

You know what I truly want, what I am eager for, what I need, what I am capable of, where I should go... You know me well, and that's why I trust You.

Please be my guide and light,let me be humble in You.



and, please help me guard my heart.
"for everything you do flows from it". (Proverbs 4:23)

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


從心發出。

Thursday, July 07, 2011

:)

這世界
因為有了願意聽我講真心說話的人而美好

Wednesday, July 06, 2011

"用盡全力愛我所愛"

一如平常的去超級市場買菜煮飯
今天卻忽然感性上身
好捨不得現在的生活
schedule完全從自己出發
不用想著約了誰或要跟什麼人見面
有什麼必須要做的事
要去的地方
很寂寞 卻也很自由
剛來時心裡想到誰誰誰
眼淚就開始不受控的一直掉
到了今天
感覺穿越了很長一段路
內心更穩固堅強
那是生存的禮物
用經驗與痛苦一點點的累積著


我姐常在FB/WHATAPPS SEND一堆有的沒的刺激我
一年時間不長也不短
對家裡/澳門的感情卻變得更複雜
看到了這裡好的地方
很不想離開
卻又更想回去
到過不同國家
眼界開闊了就更不願意回到池塘裡
儘管一票人在等待自己
儘管知道回家後生活將會簡單輕易許多
心卻越來越野
因為知道回去後
或許就更身不由己了


英國留學這件事對我人生的意義太重大了
當多年夢想終於成真而且快將結束
開始要尋找下一個目標
還是忍不住一直回顧

聽著HOCC的歌
是心酸卻也有點被安慰
「枯萎或者是真理 那又怎樣」
要邊跌倒邊夢想!


然而那不做完的夢
不叫做 真的灑脫

然而那不放開的手
不叫做 擁入懷中







in the end
回想我當初自私的展開冒險
不顧一切
勇敢的追 我覺得對
in the end 我才發現
原來我就是當初在尋找的那個夢
我努力過
我真實的存在過

Saturday, July 02, 2011

soul.

已經在英國住了十個月
從痛苦到習慣再到捨不得
忽然感概
卻真的真的不枉此行
live it full不在於忙碌與否
或踏足了多少地方
增長了多少見識
雖然以上的一切都在其
但最最寶貴與重要的
還是見證著自己長大
在每個高低起伏裡
感受著內心或洶湧澎湃或平靜無痕的種種狀態
我從沒跟自己如此接近過


更認識 所以更陌生.

"IDEAS TO CHANGE THE WORLD"





參加Marxism Festival
真的是大開眼界
當數以千計相信PEOPLE POWER
歌頌革命的人聚在一起
打倒政府與injustice之聲不絕於耳
就像每個與你擦身而過的人
流著的血都跟Che Guevara一樣熱
男男女女從老到少
從外表誇張到平實無華
高談闊論著的是被奉為指路明燈馬克思
把資本主義與新自由主義踐踏得一文不值
我真正感受到
原來以為自己只是太傻太天真
很理想主義地迷戀關於utopia的想法
原來是有人與我同路
而且振振有詞的要把一切put into practice
在debates裡一直澄清與相互激發
會場瀰漫著一片憤怒同時希望把人民力量發揚光大的決心
我只是坐著聽
已經熱血沸騰
昨天有一位從埃及來
有份參與推翻穆巴拉克政權的speaker來分享
才甫出場
全場站立高唱revolution [就是當時在開羅人人都唱著的那幾句]
那震耳欲聾的聲浪讓我好震撼:
不是天真的人才會相信"改變世界"這回事的!
事實上 一切都可能改變
只要不要太早認命!


啊 英國......
我大概真的來對了地方
仔細想想 一切有跡可尋
行動背後
他們在講的
依然是勇氣 去為那不公不義的SPEAK OUT
相信用知識武裝自己去改變世界
我們所執著的
其實是一樣的吧


埋藏心底那隻小惡魔正不斷長大
想要破壞顛覆一切
重重被壓制的瘋狂正蠢蠢欲動


你曾經那麼接近自己的想望嗎?

====

一天後的後記

今天和F聊關於MARXISM
她說那比較像一群中毒太深的人在自我取暖
我笑了笑
其實她講得很有道理
在消費主義橫行的世代
高舉革命然後要用SOCIALISM打敗CAPITALISM
你真的覺得有可能嗎?
從自身的消費習慣開始轉變
最終又能影響多少?


但我還是偏執的相信
心底裡有個信念實在太重要
儘管世界只會越來越糟
但自己問心無愧盡情地擁戴過
也得到了很多

==============

又隔了一天的後後記
要記住PAN的這一句

我們沒有沮喪/失望/不去做的理由
如果連歐美這些發達國家
都仍必須有一股resistance的勢力存在
這種東西其實不會消失
回頭看港澳與台灣
也就可以更寬容了

這正是社會中必然會產生的啊

Thursday, June 16, 2011

開花

終於踏出了一個人旅行的一步
雖然只是短短兩天
很多想法卻逐漸清晰
當腦袋與嘴巴不用忙著應付身邊的人的時候

在YORK的NATIONAL RAILWAY MUSUEM
看到一整排老舊的火車
想起從前做過那些要坐火車去旅行的夢想
很多陪過我走到現在的人
聽著這首歌
好想痛哭一場

人生從來沒答案/理想從來有偏差/完美本來就包含瑕疵啊

鏡子中驕傲的臉龐/帶著些少憂傷
成熟外表下/純真的心沒變化
童年的幻想/長大後的尷尬
看清自己的模樣


啊  勇氣......


Friday, June 10, 2011

誰伴我闖蕩



貪得意竟然真的找到BEYOND起碼20年前的《莫欺少年窮》
這種正氣與熱血的電影
再加上這幾個死O靚仔的演譯
看完應該很激勵才對
可是那首不再猶豫
現在這個moment聽來卻變得好心酸


無聊望見了猶豫 達到理想不太易
即使有信心 鬥志卻抑止
誰人定我去或留
定我心中的宇宙
只想靠兩手 向理想揮手

問句天幾高 心中志比天更高
自信打不死的心態活到老
WOH……我有我心底故事
親手寫上每段得失樂與悲與夢兒
WOH……縱有創傷不退避
夢想有日達成 找到心底夢想的世界


終可見



我知道
沒有人阻我
但我終於還是長大了
面對抉擇已經心知肚明
現在不只是我一個人的事了
你不開心但坦白說我也不好受
我不知道付出多少才叫夠
不知道這個決定會帶來什麼結果
不知道什麼才叫做"好"
才叫做"足夠"
只是當過去的教訓浮現
彷彿腦裡就有聲音跟我說"這次不能再這樣"


現在整個人就像在茫茫大海中
忐忑與掙扎天天出現
可是
如果這個過程可以叫我更堅定
又或看得更清楚
我該抓住什麼或放棄什麼
這樣 猶豫才值得


希望你 相信我。

Wednesday, June 08, 2011

thank you girls.



才不過七個月多一點
再聚首於同一處
其中一人已經準備離開
當把11月時一起打邊爐的照片拿出來對照
驚覺大家都變了好多
但除了體型和髮型 (-.-")
這一年的所有經歷
對我們都相當難忘吧


有時不得不感嘆人生奇妙
在澳門應該怎麼樣都不會把這幾個人串起來
今天我們卻共同身處倫敦
成為互相陪伴傾訴的對象
將來誰也說不準
但何等感謝今年有你們陪著我
去年第一次在GREEN PARK picnic
一直吐苦水說著剛到埗時的辛酸
到今天開始各自計劃著將來的工作
我們可能都是彼此生命裡的過客
但點滴的笑話與片段
將要一直刻在那個專屬這一年的回憶寶箱裡
成為無可取代的一部份

love u.

Saturday, June 04, 2011

a shift.




就當我未玩夠
就當我未大透


誰明撇下你
撇下了最愛那滋味
寧願用保鮮紙先包好你
然後用低溫加真空處理

Friday, June 03, 2011

【轉】悲傷時,我好想喊你的名字

編輯手記:悲傷時,我好想喊你的名字

蔡雨辰 — 週五, 2011-04-08 00:02

「你的畫真的好棒。美智叔叔,悲傷時我好想喊你的名字。」

這是一個七歲女孩對奈良美智的真誠傾訴。我想,這也應是他收受過最沉重的理解。看完《NARA:奈良美智との旅の記録》,我幾乎只記得小女孩賽荷的臉,和她母親寫給奈良的信:「她總是習慣把感覺藏在心裡,然而跟你見過面之後,她終於願意說出心中的想法:『媽媽,我想成為藝術家。』我很想知道她為何決定告訴我了?她是從你那裡得到某種力量嗎?」

奈良把賽荷的畫釘在畫布旁,畫出眼角不再上揚、斜視的女孩,這個彷彿浸在紫色海中的大頭娃娃,擁有星空般深邃的瞳孔。彆扭、憤怒的娃娃,開始學習沉靜與悲傷。其實,奈良才是得到最多力量的人罷。

學生時代,還是個簡單的讀者,書包裡也有好幾個這樣的名字。那可能是排解妳成長渣滓的出口,那可能是讓妳不在黑暗中尖叫的導盲物,那可能是妳不願對世界開口時的唯一翻譯,那可能是供妳眺望的遠方。進破報之後,因為採訪,因為報導,因為揭露,我突然看見了這些名字背後的陌生表情,隨之而來的常是難堪與失望。令我失落的不是報導引來的謾罵或誤解,而是,慢慢地,我開始把名字一個、一個、一個從書包裡拿出來,力量消失了,像沉重而無用的小石頭。

也許有一天,賽荷也能畫出動人的作品,也許有一天,她也會遇上成名的抉擇,也許有一天,她也會忘記初衷,也許有一天,她也會蔑視力量為無物。在我們都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的現下,再也無法拋下結構,卸下權力,暫忘角力,甚至無能低眉不忍看的現下。我只想知道,當我手無寸鐵地站在作品前,還能珍惜什麼?

而悲傷時,能喊出誰的名字?


---

好久沒看過這種會被打動的文字了
這一篇看了好多次
NARA的娃娃形象伴隨著我
開始走上回顧之路


如果在悲傷時想要用力吶喊
對象會是誰

state of mind.

陪朋友去醫院做了一個早上的檢查
萬幸一切正常
但坐在緊張而不知所措的她旁邊時
或在與輾轉反側的她睡在同一張床上的時候
我不禁想

如果今天有事的是我
我會如何面對? 還有平安嗎?
如何相信別人聲聲安慰裡的一句句"無事無事"?

誰都是自己問題的答案
誰都是自己答案的問題
誰都有一輩子
好好想清楚..



--

六四。再一週歲。

在FB上不斷流傳著相關的舊新聞
開始納悶
也許我們都有一顆希望終能平反的心
但這樣的力量
可以帶出怎樣的結果?

去年這天
公司裡的爭拗/據理力爭卻失敗了/豆大的眼淚/同事的嘆氣聲/不願看下去的新聞
那是條無關六四的新聞
卻狠狠考驗著一個記者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那天有人陪著我一起哭
有人過來抱抱我說:真是個傻孩子
後來到了玫瑰堂
燃亮了一支又一支的蠟燭
看到一群年輕人滔滔說著六四對他們的意義
還有後來跟大學姐的那頓宵夜
整個RUNDOWN這幾天一直在我腦海裡rerun
反覆撩動著內心
FB卻竟像有靈似的
右上角竟給了我去年今天
一位同事的status:

「每上一個字, 鍵盤聲猶如一下一下, 敲打自己心靈, 有人滿意了, 有人卻哭成淚人.....紀念六四, 也紀念我們的無可奈何」

這位好同事好朋友很愛講的話
原來已不知不覺潛移進了我的內心

「卑微的人, 才是真正的英雄」


點點燭光
提醒我的正是那種堅持
空間越來越狹窄
還是必須要有人要在它倒下前奮力撐著
TO BE HONEST
我竟然發現自己並不怎麼相信"有一天終能平反"
但每個人的公義與良知長存
才是最該捍衛的價值
用盡一切方法來抵抗遺忘
也是去那些晚會的終極意義吧

Thursday, May 26, 2011

彩虹下的約定


論文讓人煩得想撞牆
躺在青草地上
涼風一直吹拂
張開眼睛看
竟然是一道彩虹
掛在晴朗無比的藍天上
想起了袮的約
無形卻滿心感動
「我一生一世
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He's able to carry me through.

Tuesday, May 24, 2011

一首歌,讓你帶回去




時間往前衝 沖散了你和我
衝散心跳脈搏 回憶寄放窗口


曾經給你太多 傷心過 過後總會寬闊


也許就逐漸忘了有多久...



《左邊》蘇打綠

Monday, May 23, 2011

月球上的人




如果記掛 回去好嗎 

若離開更怕 回去好嗎


太渴望聽風 太渴望看海 
太渴望最終 銀河上歸來

Because it's my home, it's my home ......

Friday, May 20, 2011

a calling.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你相信嗎

一位從韓國來念藝術的朋友
明明就不喜歡倫敦
但為了她的career
她還是必須找方法留下來
那怕只是短時間
她知道 那是她需要
為CV又好
為藝術生涯也罷
她必須跨過那一關
就像是
你必須要先做不喜歡的
才能有機會做你真正喜歡的


那天看魏如萱的訪問
她說
如果不是她的使命
她跟魏如昀根本就不會留在演藝圈
她倆不適合 也不怎麼喜歡
但她們會覺得這樣唱下去是個calling
她們就這麼行了


還有
想起了melissa
那個覺得自己其實不適合
但還是全程投入在baby clothing business 的可愛的你
因為對你來說
那是衪要藉著你去spread out好消息的機會


越來越多人問我
為何不試試畢業後留在倫敦找工作
多留幾個月也好
雖然也不是沒有動搖過
葡國passport是最大的privilege
可是真心問問自己
就明白我根本無法在那種狀態下
繼續留在這裡
無論是心理還是實際在金錢上
我都無法afford



又還是
"回去"其實也是專屬我的calling?
與其說是一種直覺
不如說那真是follow my heart的一個決定
而且相信那真是衪給我的一種感動
那怕路可能不好走
但如果那是我的
付點代價可能也是必須
或者說 無可避免的吧



總需要一些事情來get into 吧

Monday, May 16, 2011

青豆說


在這個世界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只能靠自己實際用手和腳爬到上面去
親眼確認那麼有什麼----



或沒有什麼。

Saturday, May 14, 2011

如果世上無童話

從《烈日當空》到《Biutiful》
這兩天的情緒被兩齣電影牽著
良久仍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當然《烈》又稍為輕爽一點
但兩者訴說著的人生無奈
卻同樣令人招架不住
就如同有些事實其實你明明知道
但當粉飾太平的七彩氣球在你面前一一被戳破
剩下的只有那剎那的耳鳴
和那不願面對的真相



青春是什麼 誰能夠定義
未來? i don't fxcking care!
《烈》裡的17歲少男們
一人有一個故事
是上一代種的因也是自己鑄的錯
因為要用無聊對抗無聊
於是有人陪著一起做無聊事所以開心
有錢又要去7仔偷東西
因為要有面子請人落D所以一個月接2,3次客是"咋喎"
有女朋友一樣可以有好多條女
或者對很多人來說那是正常生活
而其實如果真心要歸究"社會的錯"
誰又能怪罪他們?
教育制度本身已標籤了一群"壞學生"
既然你都視我為壞那我何必做好人?
我又為何一定要跟現有的規則走?
別人考試所以我要考試?
主角一直說著大人怎樣怎樣
究竟小朋友是怎麼變成大人的
有分界嗎?
大人就等於不了解小孩了嗎?
大人不也做過小朋友嗎?
生活 難道就為了滿足誰?



難得的是電影本身其實並不憤世嫉俗
也許因為麥曦茵跟他們年齡相近
不會落於說教般高高在上睥睨一切
倒像是出賣朋友的故事來成全這劇本
喜歡它的剪接與很多幕的影像處理
不斷用過度曝光來襯托那正如烈日般的年齡與氣焰
還有他們的躁度不安
與難逃一劫般過渡至另一階段的必經


如果今天還只是17歲
走錯了或者很大機會還可以重來一遍
但如果人生已走到了盡頭
你還能如何挽回做錯的一切?


《Biutiful》
可以說是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
如果有看過同一個導演執導的
Amores perros, 21 GRAMS或BABEL
大概可以想像這部片是什麼風格
關於愛與恨, 如何面對自己的過去,
橫亙在中間的死亡...
人的尊嚴, 生活的本質
當人命賤如螻蟻
或如擱淺岸邊的海豚
在那不見天日的無盡黑暗裡
人 其實能渴求什麼
只是無論是嘶吼還是低聲呼救
救贖仍從不曾隨著日光出現


Javier Bardem簡直演得入木三分
也是電影如此真實入肉的理由
看著戲裡非法工人的境況
緊緊扣著這幾個月來
自己一直看著那些關於
illegal immigrants的書和報導
文字裡描述的身影通通走到我眼前
苦澀得猶如手中握著那杯忘了加糖的咖啡
關心與否
他們就是在那裡
默然地接受野獸般對待仍無法抽身



人生的分裂
可不可以用自由意志來決定轉向哪一邊
當我坐在電腦前一字一句地無病呻吟著
那是為了什麼
我比絕大多數的地球人獲得更多自由與寬裕?
世界的糖衣謊言
如果有一天通通被揭破
那就是世界末日了吧




Thursday, May 12, 2011

hush.

吵吵鬧鬧的
都覺得跟自己沒有關係
隔著距離遙看那一切
倒為了置身事外而暗自竊喜


也許那就是越來越沉默的原因

Monday, May 09, 2011

靈魂熱了那種心跳,是多麼重要


我沒辦法在這裡留一輩子
但因為有限期
人才會記得珍惜


時間匆促
但學到的
將一直留在心裡
即使需要的可能只是"曾經"的過程
但自問已把握了我能用的
盡力的好好的過每一天
這些價值
誰都無法用他們的眼光來判斷是對是錯
可是自己卻心知肚明
得到了一個越來越清晰的自己
「千萬不能把初衷丟掉」
這對即將出發的你說
也是給自己的承諾


「這是新的旅程/對自己的革命」


謝謝袮送給我的每個經歷與體會
甜的 苦的
我都會一直帶在身邊
時時激勵我
要勇敢
更要真實面對自己。

夢快要做完了。

上星期Essays交完
馬上想到的是


天啊我只剩四個月在英國


聽起來還太長嗎?
如果換成是:

只剩120天呢?


一直都在想
還有好多事沒做好多地方沒去
時間越緊就又開始為這些有的沒的在焦慮
問題是:
你要去玩還是要好好把論文寫好?
一比較
好像有些答案又是那麼顯而易見


很想家
可是又捨不得現在的自由
總覺得回去後忙碌的生活一定會重演
往好處想是會再變瘦
可是
又會不情願的掉落到困局裡


也許妳真的說中了
「需要的是一種經歷, 需要『曾經』的那個過程」
我擁有了
是不是也就該滿足了?


所有的「不知道」
到最後還是都會理出個頭緒來
不論享受還是痛苦
時候到了有些事就是要發生
避不過也只希望自己能好好預備迎接衝擊


救命
我怎麼覺得自己其實從來沒有走出過壓力
一直在拼命追趕
從讀書之時再工作之時再到讀書之時
永遠在趕時間
可以不要再在匆忙的節奏下過活嗎???


20110507 2315

Sunday, May 01, 2011

沉著氣還看無限宇宙。










夠了。

或是 已經太多了。


前塵留在舊日
要是拋低 別又回眸

停留原地踏步倒不交出氣力搏鬥
鬥贏更多關口!


向前走

主唱:藍奕邦
作曲:藍奕邦
填詞:藍奕邦
編曲:Ted Lo
監製:藍奕邦.徐繼宗.伍仲衡

喝過太多苦水 道行若有失修
沿途還盲目到背叛了摰友
當中所有憾事當做試練我的源頭
也算種豐收
記掛純屬念舊 定或是舔傷口
遺留懸念漸化成這雙手扣
怎可一生躲於回憶拒絕看透
錯過了縱然內疚
光陰都不可給倒流來補救
如若青春只等於哀愁
寧願我額角多一個皺

再痛也要繼續去向前走
怕了再去奢望某某營救
停留原地踏步倒不交出氣力搏鬥
鬥嬴更多關口
抹去那串眼淚再向前走
過去縱有失望再也不追究
前塵留在舊日 既是拋低別又回眸

愛過也會失戀 賣力亦會失手
也要抬頭面對現實那麼醜
都不該惦念著幼稚天真的小時候
哪會長得透
收起陳年電玩 道別校舍韆鞦
誰人還期望歲月永久不朽
捨不得拋開的回憶也漸生鏽
哪個會叫住時間
蠢得好想阻止它停留不走
如若眼淚總不會倒流
沉著氣還看無限宇宙

再痛也要繼續去向前走
怕了再去奢望某某營救
停留原地踏步倒不交出氣力搏鬥
鬥嬴更多關口
抹去那串眼淚再向前走
過去縱有失望再也不追究
前塵留在舊日 既是拋低別又回眸
時候正慢慢溜走

多艱辛也繼續向前走
別又害怕放低一些恩仇
停留原地踏步倒不交出氣力搏鬥
突破多些關口
欠缺勇氣都需要向前走
處處佈滿風浪也要向上游
前塵留在舊日 既是拋低別又回眸
青春悄悄地飄走 請跟我向前走

Saturday, April 30, 2011

想不通
為什麼身在遠處
卻越來越在意別人想法
彷彿背負了千斤重的期許
所以即使理應最瀟灑的時候
卻仍然瞻前顧後
左顧右盼
做了又開始猜測別人怎麼想自己


竟然
會活在這種壓力下


沒錯
真的是"竟然"
我從不覺得自己會這麼介意
但那根本就很無謂



做完功課要好好把原因找出來.

Wednesday, April 27, 2011

:(

再看到你的照片
竟然如此陌生
那種疏離
猶如一個與我毫無關連的陌生人

連我自己都害怕

怎麼會這樣呢
你明明應該是我最親密的人


我們到底有多久沒有真心講過話
連對著自己爸爸都在講門面話
我真的不懂
但確實是不敢
不敢敞開自己讓你知道我真正想法?
因為到最終還是會被駁斥
然後我又不想再回嘴
於是到最後都已經懶得再多講一句了

其實你在乎嗎?

兩顆心的距離
應該比澳門與英國的要遠一千萬倍吧


桌上放著那張一家四口的合照
是政大畢業禮那天照的
發自內心的笑容
我相信你是真心高興
輾轉又過了幾年
今天我在這裡

我還是很希望你會為我而驕傲


原來我還是很在意這段破碎的關係
不然怎麼會一邊打一邊淚就掉下來了呢...


很羨慕別人一家和樂融融
生日會一起吃蛋糕
去幹什麼都可以四個人一起行動
常常覺得自己要鼓起勇氣去修補
但到頭來卻又很不齒你的所作所為
寧願從來沒有你

而任何關係
從來都應該是雙方共同努力經營的是嗎

我不知道這些傷害
讓我失去了多少對家庭的盼望
但你至少教會我
將來有小孩時我要如何去珍惜她和他


真的很想知道:
你 在意嗎?

Saturday, April 23, 2011

my strength.

於是你終於明白什麼叫做「君子慎獨」
當孤獨一人成為常態的時候
你多了時間思考自己的人生
卻也多了很多縱容胡思亂想的機會
各式各樣不切實際的幻想亂竄
對原本安穩的一切
多了好多懷疑
不懂事情之後要如何發展
然後悲觀地無謂猜想著
開始陷入不能自拔的自憐
卻又變態地用痛苦慌亂來折磨自己
甚至享受其中


但親愛的
你也要記得你幸福與蒙恩的緣由在哪
猶如船隻必備的錨
即使航行在狂風巨浪裡
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中
只要你願意靠岸
它就能讓你回到那永不動搖的岸邊
享受從那而來的平靜穩妥


Good Friday裡
重新思想袮為了我這軟弱的人
付上了何等大的代價
身心都承受了極大的痛苦
換來今天我可以來敬拜讚美袮
我之前還不懂為何要把袮最悲慘的一天
定名為"Good Friday"
現在我知道了


因為那正是宣告著袮在十字架上的勝利
那世人不能賜的平安
要叫我剛強壯膽的力量
都是從袮的痛與血而來
那些我不敢直視的過往
背負了好久的罪疚
我把軟弱通通陳明在袮面前
因為天上地下沒有別的名
我能靠著得救


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謝謝袮讓我雨後見彩虹
再次為著我信的不是一個「宗教」
而是又真又活的「神」而感恩.


真是我的榮幸。



『因袮豐盛的恩典 我仰望袮』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wFcVaiuiY/

Thursday, April 21, 2011

can't be beaten!

* 真心覺得要開始減肥, 因為對臉圓圓的自己很看不順眼
趁夏天要來了順便吃少一點吧吧吧吧~
 慳返唔駛煮之餘仲要GET READY FOR夏日小背心~!


* 大小眼變明顯了
左眼沒變大但右眼卻縮小了 0_o
what's wrong!!? 就是因為睡不好?
我需要神乎奇技的化妝術!


* 奉勸自己: 講說話唔好咁MEAN得唔得
熟就話je唔熟個d我唔想俾人覺得我好乞人憎
因為我唔係! (自以為...)

* 咳了兩禮拜終於好了, 是最近真心覺得開心的事


講完無聊話我只想說
我 - 累- 了!
剛來london時凱華已經說:
save your tears for the thesis!
果然...
唉 真不知道未來這五個月要怎麼過
雖然一直為自己尋找當初的熱情並試圖sustain
但起起伏伏的狀態實在讓我好困惑
走了這一大段路後
為什麼有種走不下去的感覺
學位不是重點
我是希望自己真正有學到點什麼才走
但也許正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做得很好
才一直耿耿於懷吧

是要調整期望
也是不斷要鞭策自己抓緊時間

想要輕鬆一些
卻終不能原諒relaxed的那些時光
那怕只是一兩條YOUTUBE片
或者UPDATE一下FB
都深覺罪該萬死
又趕快回到ESSAY上
但腦袋卻像沒上鏈一樣幾乎動都不動
盯著螢幕發呆

怎麼辦


也給我灌檔一下抗壓力PLEASE~!

Monday, April 18, 2011

merry-go-round

love the tone soooo much.


merry是個現實中不太可能的存在
但迷惘糊塗裡
自有它會帶出來的一些發展
意想不到但仍然溫暖
「只要勇敢的去珍惜」


人生, 本來就是謎樣.
「如果沒有選錯過, 選對又有什麼意義.」


Friday, April 15, 2011

滴答


「為了不讓對你有期望的人失望。」


高三那年輪番考試時對自己的日夜叮嚀

竟然在十年後又輾轉的回到耳邊


就在這關鍵的幾個月

把那時候的爆發力再引爆一次吧



然你相信嗎

人生就這樣走了快十年

用埋藏的勇氣與無懼

闖過了許多陌生的環境與挑戰

剩下了多少儲備

給以後的自己?


還好 袮一直都在。

Thursday, April 14, 2011

喜歡乾脆
但你的不負責任簡直是到了人辦級了吧

她說你不知所謂
我也無話可說

如果躲在你的腦袋裡
看你的所作所為
是否會有個合理的解釋
還是只是個更深的黑洞
因為那是你自己也無法面對的黑暗面?


同情那被你傷害的
也慶幸我並沒遇上像你這樣的人


懦夫。

Wednesday, April 13, 2011

"Liberty is about our rights to question everything".


「他們一直在得罪我,我得罪他們一下,有什麼不可以?」 






對於艾未未"被失蹤"
有很多想說的話
雖然沒甚麼建設性
但還是讓人不吐不快

為什麼從來沒有人懷疑過
艾未未真的犯了罪? 有必要被拘留?
這只是個假設
我一點都不懷疑
這種反應或者也突顯了粗暴政權
如何無法無天的剝奪人的自由
大家又何等習以為常卻無能為力

知道他被捕的消息時
我剛到了里斯本
回來後再看了很多相關報道
心裡倒抽了一口涼氣:
面對國家機器
一個個體到底可以發揮什麼功能
"UNITED WE STAND" 真的會成事嗎
願意站出來的人有多少?


後來特地再去TATE MODERN一趟
看見玻璃幕牆上的那一句"RELEASE AI WEIWEI"
竟然有種心碎的感覺
來往的遊人如鯽

又有幾個會為這麼一個呼籲而激動
或願意停下腳步來思考一下?
連一間英國藝術館都可以站出來大聲疾呼
該聽見的人 到底聽見了沒


以前曾經說過:
"我為澳門激動生氣是因為我太在乎這個小地方"
而難道現在的心情也是因為
我開始care這個我應該"belongs to"的國家?
我不願意被簡單地歸類為"CHINESE"
也是因為so shameful of what the state has done (and doing)
雖然我知道無論如何辯解
從血統上國籍上身份上
我都是個 中 國 人
讓我又愛又恨的身份


以下的文章
最喜歡是馮小剛那一篇
把艾神的率性表露無遺
也許唯有如此瘋狂又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才斗膽賭上自己的生命
與那個更瘋狂的權力周旋
爭取那快看不見的公義


張鐵志說
艾青把兒子取命"未未"
正是因為現實太殘酷
要他去愛未來
50多年後的今天
權力在本質上並沒有改變
但多了一個艾未未
還有千千萬萬個不願坐以待斃的人
中國的未來
有沒有變可愛了一點?


願大門終有一天打開
真心說話的人都能坦然無懼
光明磊落

為什麼不可以?




延伸閱讀:

張鐵志 - http://blog.roodo.com/SoundsandFury/archives/15529507.html

馮小剛 - http://ieemdai.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5324.html?m=1

TED talk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VnH8ou3Kd4

老媽蹄花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OFyq5M8ZKU

BBC "Without Fear ir Favor"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cRodOfu_s8

Frontline "Who's afraid of AiWeiwei?"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vX8OM7f9sE

all about memories.



BCN+LISBON之旅
其實是半個唱遊團
我們天天唱著十年前的舊歌
穿梭在GAUDI與葡國菜之間
沒有共同話題
幸好我們還有集體音樂回憶


回來後還是一直想著謝霆鋒
懷念那時候當狂熱小粉絲的自己
高中時的我
有想過今天的自己會變成這樣嗎


還有
親愛的


你好嗎

Wednesday, March 30, 2011

light your fire!




最近非常喜歡的歌
RB真是越來越有當年五月天的影子了
那種激勵人心的精神
簡直是雪中送炭
特別是在「迷惘與我同在」的日日夜夜...

說的
其實就是一份純粹
我是誰
我渴求什麼
為什麼不去滿足自己真心想要達成的事?

終於
靈魂熱了 那種心跳

我聽到它又回來了。


Dedicated to...

作曲:RubberBand
填詞:6號@RubberBand.Tim Lui
編曲:RubberBand
監製:雷頌德.RubberBand

眼鏡手機襯衣 動作聲音咬字
被哪種劣評刺激以後 想不出新意
沒放膽再嘗試 習慣參考了事
在這倒模城市中每人 怎麼很相似

生活沖淡我們嗎? 不知跟不覺
怎樣地重頭摸索

全場離開了 才獨自覺醒了
靈魂熱了 那刻相信 為自己起舞
別管 對象太少 即使得一秒

記得很久曾經 做過堅執決定
望鏡子卻全看不到曾天真的率性
記得很久曾經 辯駁出色從沒戰競
但最終模糊了的理由沉默對應

不問問題過活嗎? 不知跟不覺
怎樣可以重頭摸索

全場離開了 才獨自覺醒了
靈魂熱了 那種心跳 是多麼重要
過去失散的 亦找到了

全場離開了 才獨自覺醒了
靈魂熱了 那種心跳 是多麼重要
發現這刻 自己 明亮熱燙 蔓延盛開 沿路也很美

分享了這故事 這是新的旅程 對自己的革命
或你可將這小故事 分享給一個人 最著緊的那人
Light Your Fire  Light Your Fire  Light Your Fire

so happy together!





英國的春天終於要來了
還記得幾個月前轉冬令時間
心裡灰暗得不得了
看著四點就黑沉沉的天空
天寒地凍
沮喪得令人想撞牆
現在卻是七點鐘天還是亮的
在日落餘暉映照著的廚房煮飯
孤獨感慢慢揮發
當你終於可以穿得輕盈點
陽光下走在路上
心情也開始明亮起來


於是
我開始喜歡這裡的生活了
雖然伴隨著的是滴答倒數的惆悵...



史丹福一年,是那種太美好,美好得你不敢再觸碰的回憶。我們交上了天大的運氣,是大得有點不敢承受的那一種,大得你享用過後會欠了全世界的那種運氣。


這是在曬命?不,我相信,遇上這種運氣,要還的。

---區家麟《他他巴的故事》



看著區家麟的這一篇
覺得是把話說到心底裡去了
有些回憶美得不敢觸碰
我敢說將來回去之後
必然會對這一年留戀不已
與其說是交上了天大運氣
我寧願相信這是豐厚無比的恩典
要還是一定的
卻不是因為"先駛未來錢"而要還債
而是
衪給了我的比別人多
也許就是要我付出更多
去讓更多人得著同樣的福氣


人在異國的所有體驗
好壞都可堪珍惜
仍然覺得整個世界很sexy
好想一一看到底
如果仍算得上是
『年少輕狂 到處浪蕩』
那是因為心底裡很明白
可一不可再



P.S.
重看了《春光乍洩》, 好幾天了
心裡還是不斷被無名的情緒攪動著
HAPPY TOGETHER一直在腦際迴響...


下一站
一定要去南美
一定一定

Tuesday, March 22, 2011

所以我這一篇其實是寫給自己看的。

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有聽過一句話

當你下定決心時
是不需要有任何行動向別人表達心志的


就從這一刻
告訴自己

你可以的
只要下定決心

引誘再大時
來到BLOG
看清楚這裡的一字一句

從此
也只為自己留下紀錄
單純些好了

Thursday, March 17, 2011

無言

日本很危險, 因為餘震不斷而且幅射要擴散;
中東北非很危險, 因為政府軍與民間武裝份子激戰連場;
大陸港澳更危險, 謠言不斷於是莫名其妙的恐慌, 萬人空巷就為了搶購食鹽"防幅射"...連災區都還沒那麼誇張


遙遙看著這一切
我真的很想問:

你有那麼怕死嗎?
不如靜下來好好想一想
在世的時候
你在好好珍惜過一呼一吸嗎

真正的世界末日
可能是那些恐懼和無知吧


FB被末日環繞
不想再看了
朋友這一句大概也是心聲:

「唉,我們到底要把自己的思想武裝到甚麽程度才夠資格在這亂世當個小小的蟻民?」

route.

"Isn't that the universal story of life? One is where one is to try and get away from somewhere else".
- Stuart Hall, Minimal Selves

不算是重點的一句話
卻幾乎是看完全文後最hit中我心
關於移動 停留
家 其實是怎樣一個概念


好久以前
因為不想只能留在澳門, 所以當年最重視的就是台灣入學試,
沒想到真的考上了第一志願, 一去就四年半;

萬分不願意的回澳門, 不得已的開始工作, 中間走了也許改變我一生的分岔路
心裡卻還是一直嚮往著遠走高飛, 一個人到處闖蕩的瀟灑旅途,
心高氣傲的那幾年,心思思一直要去旅行,
轉工後終於多了出差機會, 同事當苦差自己卻興奮到不得了, 那怕只是跟特首去大陸也覺得"那就是不一樣!"

然後,2010年,夢想達成,
拿著大包小包, 在陌生環境從零開始, 一晃眼, 又說著要回去了


竟然就差不多十年了
跑過了很多地方
難道就真的為了 "get away from somewhere else"?

好像除了在台北最後那兩年以外
人在哪裡心裡都總會盼著去別處
為走而走
也許 時候到了
但在定下來之先
還是有好多好多地方想看想試


好像很adventurous
這半年的異國生活
坦白說卻叫我好累
充斥著各種莫名的壓力
生活與旅行終究不一樣
想穩定
好像也只能回去一個
讓我有安全感的地方

旅行的意義, to me.

Sunday, March 13, 2011

一半




尋常日子悄然流逝
還差一個星期
就滿半年了

前幾天和同學吃了個early lunch
她問我
"what do you really want to do? ANYTHING."
想了一會

"social worker"

到底希望幫minority的使命感是從什麼時候冒出來
已經完全不可考
只是一直記得連家恩的那一句話
"你得到那麼多, 那是因為你要去付出"
比起那麼多真正有需要的人
我可以付出的
實在太多太多

後來我們再聊
要怎樣把media與social work結合
有個領悟是覺得
真正想做的事並不一定要用"職業"來限制
需要的
其實是更多更多的創意

只要有心 可以做的事還是很多



好心地的朋友寄來了卓韻芝的書
提到很多有趣的種種場景與畫面
縱然不可能跟她一樣
但我想
也許也應該更多紀錄
在倫敦生活的點點滴滴
放棄太早習慣
也嘗試用不同角度看待這裡
光是讀書
實在太浪費了
[雖然我覺得自己也沒有很用功 說實在......]


從來沒有像今年一樣
天天給自己的日子倒數
因為心裡很清楚
這年何其難得
對我又何等有意義


還有一半。

Tuesday, March 08, 2011

不換...

重看了一次"The Devil Wears Prada"
儘管是要看內裡的feminism和consumer culture
卻還是很難不被它的劇情吸引

一心一意想當記者的畢業生
莫名奇妙進了一家讓人趨之若鶩的時裝雜誌當老闆助理
由衣著打扮老土至極
做事又經常撞板
到逐漸了解上流社會規則
天天身光頸靚
告訴自己"i have no choices"卻越來越得勢
有人看得上 老闆器重
卻背離了老友和愛人
一輪掙扎後決定跟不屬於自己的世界說再見
回到平凡人生卻自在堅定許多

這種人生大概就只是個fairy tale
惟有電影才讓這麼美好的故事存在吧
看著看著
我還是會想到當年
在電影院看二輪的那個晚上
你臉上對女主角不屑與不以為然
深怕我會成為那貪慕虛榮
為了往上爬就妄顧一切的人


現在回想真想哈哈大笑好多聲
當時是猜想
現在是真心覺得
拜託
有人會對我看得上眼
把我往上推也沒那麼容易吧
我怎麼看都不會有那種條件 XD


而且放心吧
我還記得你那些肺腑之言
「即使面前有份一百萬年薪的工作
也不要背棄家人和所愛的人
因為那才是最重要的」..

都是陳年往事了
但心裡很明白
是因為很清楚我是什麼人
才會對我說什麼話吧

感謝。

Thursday, March 03, 2011

wish.

「星星閃耀都各有過程,希望無論我們身處哪個階段,只要心中還有堅持,繼續還是放棄,都不會被疲累和冷峻動搖。」--林二汶



當世事不絕對
也許把眼前的路
看得輕到不過是options之一
我想我會更自在


目標
與其是完成一件事
不如就在
因為曾經明確為了一個方向而奮鬥
那樣可堪珍惜的






又一次的
過程比結果更更更重要

Wednesday, March 02, 2011

chasing...

就像分水嶺一樣
期待以久的一個星期結束
瞬間回復平淡
你走了以後
必須要更focus在學業上
因為心虛
所以要加倍用力

天啊我需要一顆更聰明的腦袋
給我能力好好整理學到的一切
只剩七個月
對自己期許太高
現在只好搾緊時間
讓自己成為那樣的自己

Saturday, February 12, 2011

頂你
去死吧
憑什麼你一個人要折磨我地咁多個
年復一年?

我唔稀罕
你在或不在都不應該再刺痛我們
我唔需要你
請你走

走!!!!!!!!!

眼淚從此不該為你而流
一個完全不值得的人!!!

我心痛的
只是無辜的她
為了這個叫做"家"的integration

Wednesday, February 09, 2011

journey of throwing away.

我只能勇敢
學習釋然

順其自然

不投入盛大煙火表演
沒有危險但也不燦爛

人總要習慣
生命就是一站一站

不斷在轉彎

Tuesday, February 08, 2011

out of place.

為什麼會這麼難受呢
好幾天了都還是這樣

不是早就知道不應該在乎了嗎

既然只是淺淺的交匯
這樣或那樣又有分別嗎

不要勉強自己
記住
一次又一次的累積
有一天
可能真的就會放得開


come on girl be strong!


****


hey girl

你不是不知道的
要簡簡單單快樂的方法
只是
你願意把腦袋蒙起來
每天都過著無可無不可的生活嗎?

偏執是要付出代價的
但這才是你
痛就痛吧!
至少你還認得出自己的臉孔
倔強
但堅定


20110208 2229 隔了一天的後記

Saturday, February 05, 2011

與歲月摔角。

春節前後這些天
倫敦風好大
大得比澳門刮颱風的時候還厲害
FB上看照片
澳門的所有似乎都跟我距離好遠
燦爛的陽光
湛藍的天空
人們的笑臉
一片喜氣洋洋
自己就像隔著玻璃罩
看著電腦螢幕上的世界
感覺竟是不痛不癢
妹妹在Whatsapps上傳來照片
看到自小一起長大那幾個人的臉
那是最最窩心的一刻


原來沒在家裡過春節是這麼一回事
沒所謂開心不開心
感覺淡得像1:99的漂白水
刺著鼻卻仍然無色一如白開水
洗滌著尋常卻緊繃的日子


在灰色的倫敦
我讀著書
構思著論文
那些在倫敦的廣大中國移民
書上一字一句
記載著他們的汗和淚
歷年來的春天
他們是怎麼樣過來的


中央台的春晚上
邀了一對農民工--旭日陽剛
當表演嘉賓
大概是個突破
但最深刻的仍是訪問他們的記者的blog
引述了他的這麼一句

「這世界其實挺美好的, 能讓我心碎。」


記者柴靜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17fq8.html

「追夢」--旭日陽剛訪問: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8hPtM0JhTI/

Saturday, January 29, 2011

Paris, Texas




有沒有想過
如果突然失憶或人間蒸發
那會是怎麼樣的處境


因為害怕
所以要一走了之的逃避
莫名奇妙的回到生活正軌
放不下
只好面對
那是勇敢
也可能是個出口


也許
一個所謂的答案或交代
於自己是無關痛癢
對別人卻是牽繫以久
心頭的結就是需要你去打開
才得以釋放


如果有一天
我可以無聲離開
那時候需要的
會是怎麼樣的一條出路


*****

Paris, Texas 是1984年的作品
也是Wim Wenders的經典
演員演技精湛
特別是演Jane的Nastassia Kinski
簡直想大叫"這就是氣質!!!"
導演與攝影大概也合作無間
整部片的氣氛 色調 運鏡
都賞心悅目
而且配搭得當
即使是Road Movie竟然也能在疏離裡帶著人情
看這部電影
簡直是享受

Monday, January 24, 2011

幸福

半夜
躺在床上
單屬於暗黑的寧靜
早陣子常熬夜
才知窗外的鳥竟然凌晨兩三點在唱歌
時空忽然置換
猶像回到家裡那扇窗前
清晨時滲進的晨曦
那個氛圍

捧著小說在掌心
想一直看下去卻又捨不得它完
看村上春樹總會有莫名憂傷
那份孤獨與疏離
看到陳寧的這一段
慢慢想一想
就又放鬆了
或者是  
內心某種情緒 被同理了

out of place.

與周遭的人、事、物格格不入。與時代與社會與城市格格不入。不曾at home. 從來沒有抵達過。然而,也不曾「真正」孤單。總感到,在冥冥的廣大宇宙中,有人明白,有人懂,有人陪伴。即使遠在天邊,即使捉不到,摸不著,看不見。但感到有這樣的力量包裹著自己,承托著自己。感到被愛著,珍惜著。所以才能走到了今天。

--《Sunday Mornings》


林奕華說
「誠實,等於孤獨;孤獨,等於清靜。」

或者孤獨當中
還是有很多層次
某個晚上我終於體會
它可以是種需要珍惜的快樂
而我
正享受其中

Friday, January 21, 2011

game goes on~

真是越來越喜歡看區家麟的文
亦莊亦諧
可以用盡各式比喻諷刺世道荒謬
但面對大是大非
記者那支批判的筆
還是可以對不合理之處大加撻伐
讀著不只過癮
那簡直是享受

歷經了一萬字essays的折磨
再看他寫的這一篇
會心微笑之餘卻是一針見血
自己開學後不久已經了解
其實說穿了
艱澀難懂的理論
很多都是文字遊戲
只不過你要活著出去
就必須熟悉整套規則
而且都落場了
沒有退路之下自然要奮力跑到最後一刻
但匆促的一年到底可以帶走什麼
其實也沒多少把握
只知道盡力抓 抓到多少算多少
我需要的其實是更多時間
消化再融會貫通一切  然後內化

四個月前的今天
我才剛到英國
四個月後的今天
當我看著那一萬字從printer印出來
滿足感油然而生
甚至有點兒激動了
不敢說自己有多強
但至少 原來
好多能力都是絕處迫出來的
預見到餘下的日子會更困難
就用雙倍努力吧

其實很可惜
過了這幾個月
才慢慢覺得參透了一點在這裡學習的方法
要如何讓自己fit in倫敦, fit in Goldsmiths
就已經只剩下大半年
只好謹記:
一切都值得
好的壞的 都是可堪珍惜的一部份
有了四個月以來的這個我
才會有今天的自己

* * * * * *

讀了一個學期,看了不少學術文章。


什麼是學術文章?一篇文裡,一百個字,有二十個字你完全不認識;另外四十個字你似曾相識,但加起來就是不太明白;餘下四十字你都認識,大概是「的的了了」、「之乎者也」之類。當然了,這一百個字,轉眼就會忘記九十五個,這大概就是學術文章。


面對這種文章,有人會露出仰慕之情,因為自己看不明白就以為深奧,深奧就等同高深;有人會面露不屑,冷笑三聲,認為自己看不明白是因為人家拋書包,故作高深,實質空洞無物。


要分辨學術文章是高論還是作大,殊不容易。那些難以明白有何意義的字句,多是一種研究傳統裡的某一概念,歷經數十年反覆鑽研,對內行人而言,是淺明用語,不需解釋,每個字詞,可能有二十六個層次的潛行凶間,那是一個鑽牛角尖的遊戲角落,又是學者生存與生活的方式,卻又是科學進步與社會新思潮的起點,為人類增加知識的一點一滴,管那一滴是多麼微細不可觸。


學術的迷障裡,只要看得夠多,掘得夠深,總有一些概念一些字眼,能在腦海裡產生化學作用,與過去的經驗與現在的觀察共鳴。記得本科生時讀「傳播理論」,那是眾多同學喊打喊救命的一科。如今再讀,把經驗套入理論,自己在想的,原來有千百前人早已想得通透;有些以前看來像怪獸的理論字眼,部分確能解釋及概括很多普遍現象。學術不一定要嚇人,一些又長又臭的學術字眼,可以用日常語言說明。


就繼續認真去玩每一場遊戲。


---區家麟 《又是開學時》

Saturday, January 15, 2011

一秒感動。

去完摩洛哥和巴黎回來
一直處於一種很滿足的狀態
為自己眼前所有的
能夠創造的
可能會遇上的
都很期待與感激

心態整個改變
跨越了開首幾個月的痛苦煎熬期
現在才覺得
倫敦的人生要開始了
時間不等人
更要好好規劃接下來的每一天
好的壞的通通都銘記珍惜
這就是我所能做的吧

即使在圖書館趕著ESSAYS
還是想把這些感受一一記下
不要忘記感動
支撐著度過以為過不去的關口


20110115 1555

Monday, January 10, 2011

the stary stary night....

旅程告一段落
想說的話仍然很多
原來已經不能用開不開心來形容
而是滿足
非常滿足

在浩瀚的沙漠與漫天繁星下
你不禁要問
人類渺小成這樣
為何還要斤斤計較
再多愛與恨
都最後還不是回歸到塵土一顆

很明白自己是幸運的
竟然有機會遠走到撒哈拉沙漠
看見地球另一端的風景
還有很合得來的travelmates
教我什麼是"go with the flow"
順其自然
得到的盡是surprises


回歸到匆忙的生活軌道
要時時提醒自己
有些人可以沒錢但快樂最要緊
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而已


離家最遠的一次
這九天教曉我的
永遠受用

Friday, December 31, 2010

live longer, work harder!

失去了迎接新年的熱情
純粹因為今天心情不好
還是倒數的意義
於我已經越來越薄弱

總結2010
keyword是澳亞 和英國
天知道這兩組詞的無限延伸
如何改變了我的人生

明年
多少是眼淚或歡笑其實不重要
最重要是
感受到自己仍然有血有肉
有愛有恨
要求高一點的話
希望更懂真正分辨是非
保留良心
對於自己究竟可以做什麼
也可以逐漸清晰

年初時曾在blog上寫著:

今年
要把握時間

還有 要堅持
不要輕言放棄。


實現夢想後的今天
即使所遇所見都未必如預期
卻一再令我思考
夢想的意義是什麼

是一種需要,和動力吧。



anyway我竟然有一年的新年願望成功實現了
希望延續下去
仍然有熱情
願意冒險 不放棄
無法控制的還有
我愛的人個個健健康康
讓我有夠長的時間和你們一起

Wednesday, December 29, 2010

no pain no gain!!!

強迫自己爬起床的早上
想起了好幾年前..

早上5點幾返工
還沒醒就要寫稿戴CON化妝報新聞
偷早餐時間小睡
然後放工後回家寫作業
晚上7點去演藝上堂
12點幾訓覺第二朝繼續5點起床
連返7日
匯報演出前更是幾乎冇得訓的日子....

共通點是
自己攞苦黎辛
打死罷就


我同你死過!!!!!!!!!!!

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a promise.


就是今年聖誕節
要好好記住
如此火熱 有大志有使命
滿腔熱血與理想的自己


而你
作為我的見證人
當我有朝一日
沮喪了冷卻了想放棄了
請記得提醒我
我曾經何其熱愛自己的家園
腦子裡想的
或笑或哭
都是為了地球上那一隅
那些小人物 不起眼的人的故事
希望把學到的實踐在那裡
真真正正
做一點事



就這麼說定了.


social justice.

Thursday, December 23, 2010

journey of life.

去年平安夜
站在大三巴腳下做LIVE
看著川流不息的人潮
聽著悠揚歌聲
大燈打在臉上
刺眼到幾乎連鏡頭都看不見
旁邊同事開始打手勢
3 2 1 ON AIR
開始忘記緊張
用盡腦海中講得出的詞彙
竭力描述現場
加插所有交通呀
人流管制的措施呀
只希望電視前的觀眾們
會覺得我說的東西有意義一些

今年平安夜
我卻竟然會在倫敦
和一群沒想過會認識的人共渡

* * *

去年年底
冷風下站在西灣湖後方
做除夕晚會的LIVE
一做就是幾個小時
訪問了鏡頭前示愛的小男生
同場加插蘇永康和梁漢文表演
我還記得和同事一起唱的"好朋友"
耳際仍會響起"我會找個好人懂得愛惜我......."
然後交更
跑到漁人碼頭
和我愛的RUBBERBAND一起倒數
好朋友在鏡頭前逼婚
讓她男友整個傻掉的那一幕
依然歷歷在目
然後第二天 破例中午才上班
之後又嘻嘻哈哈的一群人跑去飲茶...


今年大除夕
我竟然
會在非洲大陸上迎接2011




越發覺得人生奇妙
當時空距離一再被拉大
彷如過濾器
你方發現
什麼真正上心的人事物
已經不知不覺
在生命裡留下不能磨滅的烙印

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flash into mind.

Buenos Aires
好空氣的意思

still longing for my Agentina and Cuba......

西班牙文, 等我!




非常想要好天氣
我的天啊

Sunday, December 19, 2010

home sweet home

同學是波蘭人
放假回家前
陪她去買禮物給家人
臨別時
她叫我不要因為一個人過節就太難過
大概是因為他們過聖誕
就像我們過新年一樣
一家團聚喜氣洋洋
才會讓她特別關心我會不會太寂寞吧

一個人過聖誕
其實我沒有太大感覺
至少我也沒有完全"一個人"
而且埋首寫功課才是當下最care的事
不過經她這麼一說
想著想著就想到了在台灣時
春節都一定會回家
可是馬來西亞來的同學
很多都其實負擔不起機票
寒假要呆在台灣之餘
還要努力打工賺下半年的生活費
那時候我對他們的感覺
大概就是現在
要回家的歐洲同學看我的感覺吧?

感恩我還有朋友
聖誕過後還有終極旅行等著我
只是人生中離家最遠而且最久的這一趟
想家已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了
那種牽掛
卻在在是歸屬的最佳證明
既酸且甜
紀錄著那無從宣之於口的愛護
有人說
"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
也許也是給我這種呆不住的人
最大的安慰

Thursday, December 16, 2010

day after day

竟然
autumn term還有幾天就結束了
簡直像光速飛行一樣
兩個半月的課程
我 學到什麼


來英國快滿三個月
坦白說日子好像不開心的比開心多
特別是剛到埗的時候
不過磨練過後
見證著自己的改變
至少已經比較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雖說本來就比較喜歡獨個兒
但"一個人生活"跟"愛獨處"
原來是兩回事
要仔細分析心路歷程
恐怕還太早
只是回頭看看這段路
除了感恩 還是感恩
很多好人好事
在適當時候就會出現
熬過了
發現自己原來夠堅強
常常提醒自己不能太沉鬱
愛惜弱小的心靈實在重要
幾年前的dark age
那種被恐懼與孤獨包圍的感覺好恐怖
我不想在這個濕冷的國度再次被打敗
只好一再提醒自己
relax relax relax......


那天同學說
這學期學到的東西是零
第一個反應是
"i can't agree you more!"
這幾個月對人生有意義的東西
好像都是lecture外發生的
念得暈頭轉向的
卻像過眼雲煙
沒辦法好好把他們串連在一起

可是

阿芝大概說得對
"迷失 是應該的!"


接觸到另一個領域的東西
博大精深至此
數百年的精華我怎麼可能一下子就弄得懂

學到什麼
還是模模糊糊
可是在茫然裡
我還是賺了


眼界打開了
看見了另一個世界的長闊高深。
書永遠讀不完
但至少
現在開了一扇門
窺探內裡的奧妙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是這麼一回事。

Wednesday, December 15, 2010

with love.




一個接著一個的離開
連最骨幹的都要走了
縱使隔了十萬八千里
在電腦屏幕上看著照片
還是會心痛


奇怪
明明都已經不關我事了呀
為何面對此情此景
還是覺得心頭有一塊肉被切掉一樣


我們這群人
大概是我曾待過的群體裡
向心力是數一數二的
上班一起, 下班一起, 吃飯一起, 工作一起
笑一起, 玩一起, 趕一起, 抱怨一起, 罵人一起
連我哭了
都有人跟我一起
甚至團結到連有心人都眼紅
面對外憂內患時
至少有人願意堅守陣地
力抗許許多多莫名其妙的壓力



轉工前曾跟其中幾個人一起吃過飯
那時候已經暗自想說
跟他們一起工作應該會開心很多吧


果不期然


好日子不算長但我也得承認
一年已經不短了
做人總不能太貪心
因著認識了你們
離開舊公司絕對是我人生裡
其中一個最對的決定
凡事沒有完美
我們都有缺點
只是沒想到
我們的默契可以好成這樣


跟你們在一起的時光
我不會忘記
然而
過去就真的過去了
時光荏苒
即使曾經再緊密
終究還是四散到各處



無力對抗時代巨輪
只想留個紀念
我們曾經共同進退的那個年頭。


只能齊集 仍在的臉
趕快地拍下照片
你要記 記住這歡聚 而不是太短

Saturday, December 11, 2010

對自己殘忍,多殘忍,......




明知道有些問題
沒有答案
還是要問

我反覆地問自己
為什麼我在這裡
我想要什麼
我希望得到什麼
我有沒有把握住
我有沒有浪費

竭力地回想這幾年來
是什麼推動了我
要走到這一步

有些問題想得太深
明知道那並沒有答案
可是你還是要拼命去挖
我是對自己坦誠 還是殘忍

心痛了
甚至可以感受那種淌血的痛
可是還是一直用刀捅向自己
非要迫自己赤裸裸的面對內心

那種渴求 膽怯 無助 逃避


迷失 也許是應該的
這不也是潛藏著的希望嗎


世事是如此紛擾而荒謬
我 應該站在哪裡
用什麼眼光看待一切

暗黑的寒夜
我熱切地迫視
所有的可能
原來連痛苦
都是如此珍貴的經驗


置諸死地而後生。


101210 1918

Monday, December 06, 2010

baby song.

溫柔透明的聲音
LOOP極都不厭的一首歌.





Baby Song

Written and arranged by yoyo 岑寧兒



你的眼睛 像顆水晶通透
裡面有一個無窮無盡的宇宙
小小的你 在你小小的夢裡
把我所有大大的事情
都吹進風裡


我為我會對你撒的謊先跟你道歉
當你發現黑白不是那麼的分明
世界不是那麼的公平
別太失望

我講的是個方向
不用太聽我們的話


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
你該怎樣對待世界
或它該怎對你
要跟現在一樣隨心
讓你的心和眼睛 依然純淨
可惜世界不及你好


原諒我們 我們都還在找
而時間它只負責流動
不負責育你成長
不過你只需要傾聽


傾聽你的心

Sunday, December 05, 2010

blessing.

原來人的專注
沒奇蹟
不靠天賜。





查理淑儀 何韻詩


作曲:陳奐仁for The Invisible Men /林雅慧
填詞:黃偉文
編曲:何秉舜@goomusic
監製:陳奐仁 for The Invisible Men / 何秉舜@goomusic / hocc@goomusic

是個真事 是有戀愛這件事
在惶亂下 真心得以保住
世事無盡滄桑 很多變卦 但我知

查理淑儀 能維持到現時
未停止 相愛 相處
查理淑儀 仍然留於舞池
像童話 主角 熱熾
讓世間 相信 相依

絕對不易 做到不變這件事
地球大亂 講分手太輕易
世上模範夫妻 很少碰見 但我知

查理淑儀 能維持到現時
未停止 相愛 相處
查理淑儀 仍然留於舞池
像童話 主角 熱熾
又再勾勾那尾指

一生有幾多艷遇 何時命運突變
也是無從預計的事
餘生 攜著老伴過日子
沒講那樣容易

就似 查理淑儀 原來人的專注
沒奇蹟 不靠天賜
查理淑儀 歷遍人生風雨
又攜手 笑迎 海嘯時
如何維繫 互相保護而已
讓對方相信相依

而你跟他也可以

:

這一年活像一場馬拉松
剛剛算是過了WARM UP的階段
開始要發力了
調整好呼吸和節奏
要一鼓作氣堅持到最後
即使跑到斷氣都不可以放棄
是體育精神
更是出於對自己的承諾


這一切都是本來你很想要的
記得嗎?



珍惜自己的身份和位置。

Thursday, December 02, 2010

醒了

天寒地凍裡
在忙碌與壓力下

突然有了頓悟

一直困擾著的懷疑與不安定
終於肯平息下來


我終於可以大大聲聲名正言順肯定地說

"一切都值得!"

Friday, November 26, 2010

遊戲規則

在fb開了寫blog的topic
見大家討論熱烈
回家後就開始重溫從前的entries
看到了這篇



「有一段時間,你會以為理論很重要,以為可以解決世上很多問題。
但最後你會發現,理論只是理論,只能幫你思考和看事,最終解決問題,必須放開理論...
也許理論家在製作理論的時候,處於很入世的思維,但到二手去讀,一定是在出世的狀態、抽空地讀。讀書一定要生活和身邊的事開始,理論只是邊際的、學術的遊戲。


「讀這麼多理論,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滿足學院要求。你要寫論文;要畢業,教授要求你有足夠理論基礎back up你的arguments,但其實沒有理論,也完全成立。」

---鄧正健

就為著那不需理論的後來
更清楚自己需要用理論
來充實看問題的角度
搞清楚脈絡
才不至於淪為無的放夭的狗吠

Saturday, December 05, 2009





寫的當下
應該是忙著選擇哪所學校的迷惘期
現在過了快一年
也真正進入了碩士的殿堂
再看鄧正健的這幾句話
忽然又像明白多了一點什麼


其實
都只是套遊戲規則
自願真金白銀走進來過這種生活
要順順利利全身而退
就只能硬啃所有無趣的看不懂的
隨學院裡的professors與已經仙遊好多年的大師們
玩一場文字遊戲

儘管在以後的以後

可能根本沒有人在意你讀過什麼








Wednesday, November 24, 2010

無解

南北韓要開戰了嗎
到底憑什麼
讓一小撮在上掌握著權力的所謂領袖
為了各式各樣的理由
而讓無辜平民失去家園
甚至生靈塗炭
即便曉以大義
上崗至國家利益的層面
但為何我的國家就比你的重要?
每個人本來就生而平等
為什麼要因為你們所謂"對"的事
而讓大多數的平凡人
承受人為的,不必要的痛苦?


一個獨裁國家
要以暴力來達致目的
尚且可恨
可是另一個聲稱和平崛起的泱泱大國
不用硬的卻用更卑鄙的手段
把一個見義勇為
爭取合理權益的好爸爸
以無稽的罪名打進監牢
赤裸裸把他的人權剝奪
再用上一堆令身為中國人都汗顏的"理由"
為自己打圓場
那種野蠻與打壓
只讓人更加更加氣憤


對於趙連海的遭遇
誰能不生氣
但誰又有本事改變事實?
更不要說劉曉波, 譚作人,
還有更多更多......


這到底是誰的錯
讀再多書
世界也不會更美好
除了寄望有良心的人能忠於自己
好像也只剩下泛濫的同情
與掉滿一地的無力感


「向中國學習的事有很多,其一正是認識一下,究竟世事可以荒謬到什麼地步。」


區家麟的這一篇寫得真好
想要做好記者
說穿了
只是背負著更巨大的無能為力


20101124 0059

Saturday, November 20, 2010

wonderful day.



也許是唯一一次
在倫敦過的生日
最特別的是
再次明白"人"比一切外在的都更重要

無需名貴禮物
華麗排場
或者大魚大肉
只要有人把你放在心上
簡簡單單一切都很美好
以前唾手可得的
現在都變得難得
正因如此
也就更懂得珍惜是怎麼一回事



多謝陪我度過這一晚的幾個癲婆
笑到流淚

我會好好記住這一天
有難得的好天氣
比我更興奮的同學們
ulli請我吃的那塊brownie
四面八方的happy birthday
還有兩隻可愛的mcmug & mcdull
通通放在心上
還有
一定要搞懂一切的決心
告訴自己必需好好感受異地生活的心情
一期一會啊。

Friday, November 19, 2010

結束,開始。




假如我可以活到七十五歲
人生的三分之一
就在這一天 這一刻
安靜地過去

剩下五十年
要怎麼過呢
說短不短
說長也沒有很長
做得了多少
去得到多遠
能留下什麼


匆匆忙忙
人生真正重要的
到底是什麼
能夠讓我在還有氣息之時
把寶貴光陰雙手奉上?


最富有的應該是擁有時間的人
但願我明白如何珍惜一切



像倒數
若果一得到已在失去
會否一切
在最開始
就已開始結束

當我太過悲觀
然而定局 要怎顛覆

這一生
或者一出發已在歸去
至少不會
沒有開始
就已開始結束




生日快樂。

Wednesday, November 10, 2010

LOVE IS ALL AROUND.




終於拿到了家裡來的"補給品"
眼淺的我又想哭了
不只是那些東西本身
而是因為
你們記得我的需要
驚喜之餘
更加感動於
從上而來好多的恩典
有需要時總會在意料之外
豐富的加添


還有
謝謝好多人心裡一直惦記著自己
對話裡的關心
mail or private message的鼓勵
連生日都記得那麼牢


真心
永遠最值得珍惜
即使是最冷的冬天
開始了就會有結束的一天



「記得記得
當你下次再落入低潮中
不要忘記今天的溫暖感動
是他們讓你有力氣熬過去」

Monday, November 08, 2010

出發時 熱血之軀。



都忘了第幾次放這首歌在BLOG了

每次聽《滿地可》
都可以想到好遠好遠

有了夢想
踏上這條路
不浪費時間
更值得為自己驕傲


何事要出發 實在沒有忘
就算在途上 偶爾也沮喪

曾經愛過的都有追
蠻力尚未有累

想起那一臉陶醉
今天值得



Thursday, October 28, 2010

Fragile

帶著憂鬱的心情上床睡覺
第二天醒來
讀著email上的一字一句
淚如雨下
然後電話來了
未見其人先聽其聲
眼淚繼續流
之後的sms
還沒看就又哭了一遍


擺蕩不已
所有的心情
無法訴之以言語
感受如萬蟻攅動卻無從啟齒


被打敗
而你終得承認
你沒有你自以為的能力
你平庸得很
一腔熱血卻無補於事
你拚命讀
卻發現你根本不懂
人家拚命討論
你卻無從插話


她說
"you haven't got the determination to melt yourself to the new culture."
很努力很努力去習慣
卻覺得心裡好不自由
不停的自問
你在幹嘛你在幹嘛你在幹嘛


是困難的
比我以為的難太多太多
你再堅強還是很軟弱
強迫自己硬撐住的那個我
被徹底擊潰
幽暗的角落
live with it, live with it......
因為你正是如此
而唯有對自己坦白
才有面對的可能






那一聲聲加油是重要的
而記得遠方仍然有人惦記著
與你同哭同笑
也許
也許



我也許被打敗了
但還是羸了


夢想的意義
是因為它如此易碎
但你把它捧在手上
要搓成什麼形狀
仍然由你來決定

Monday, October 25, 2010

今天起。

life is changing day by day
so do i.


無可避免的
live with it
如果有值得期待的事物
不論大小
都已經是禮物


千里迢迢來英國
是學知識
更像是來學習生活
赤裸裸的照見自己
接受你的軟弱
因為你要改變的 還有很多很多
但有了經歷
你發現自己不同了

放輕鬆
一定過得去
而光陰
就這麼一點一滴的流逝了

Saturday, October 23, 2010

相信我的心,我的心會跳。



為誰拒絕現實不緊要
痛不緊要


記得理想
先緊要。

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自找的。

來了倫敦剛好一個月
總覺得一定要紀錄些什麼


沒有想像中的興奮喜悅
倒像一關接一關的闖
從最基本的找房子
天天吃supermarket的微波食物和貴得要命的無聊sandwiches
有當遊客的時間但完全沒有觀光的心情
到終於找到住處settle down
無師自通亂買菜煮飯
變得常常snack不離身
開學了看到老師同學
逐漸參透外國人和亞洲人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
堆積如山猶如火星文的reading packs & references
慢慢建立起固定的教會生活
感覺整個人正在發漲
比較提得起興趣去了解這個數一數二的國際大都市
想要亂逛的心情慢慢浮現
開始擔心錢會不會花太快
雖然已經死命的慳慳慳......


就好像一度停頓了在那個時空
在facebook裡仍然心繫家國
看見朋友行家同事的留言照片
就覺得自己仍舊活躍在那個空間裡
但現實中
你必須在異地文化下
用陌生的語言創造自己的世界


時差
並不只是"時間差"
settle down
也遠遠超過"找個住的地方"而已


感恩的是
新認識的朋友都對我很好
加上本來就相識的
千里之外就忽然變了重要的精神支柱


走走停停
仍在摸索在這裡生存的姿態
怎樣才可以暫時把包袱放下
自由   享受
自得其樂的和自己相處對話
大雨總是突然來襲
沒帶傘嗎
把帽子戴上
你還是必須往前走
沒有人為你撐傘也別怕
陽光燦爛還是陰雲密佈
愛惜自己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


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或是低估了重新適應的難度
這三十天好像走了好遠
卻又像原地踏步
時間好趕
人人都在向前衝
我連"慢慢來"的時間都沒有
揹著行李下飛機的那個時刻
那心情   那壯志
伴隨著沉甸甸的行裝
開展了這嶄新一頁
如今一個月過去
既然沒有退路
就只好卯起來往前走
沿途碰上的
或要緊或瑣碎  或高或低
可能才是出走的意義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記住,為什麼。



【後記】
我比我以為的自己更脆弱一些
一點都不tough
時不時都想掉淚
排隊的時候, 等車的時候, 看照片的時候
莫名奇妙的鼻酸
好想好想回家
但騎虎難下
"也就只能這樣了"
要勇敢要信心
要克服要overcome
但願下次寫兩個月日記
開心的成份高一些
i wish.

Sunday, October 17, 2010

killing me

來london快一個月了
最大的改變是
愛吃的習慣無限擴大
既然正餐貴
就不斷吃零食零食零食

我懷疑
這根本是心理需要
無關飽餓問題

心癮
我想要有很full的感覺
填補所有空虛

肥都沒關係
只想這種感覺趕快沒入肚子裡
不要再困擾我了可以嗎


SOCIOLOGY也救不了我
PSYCHOLOGY可能可以....


GOD PLEASE SAVE ME!!!!!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敬  劉曉波。





越看劉曉波的新聞
越想到聖經裡的一句話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


如果一定要有人犧牲
以成全日後更大更美好的事
那為何是你?
付出到如此境地
對你來說
是不是也是幸福一種?

你和太太的坦然無懼
讓人肅然起敬
把獎項的榮耀
歸給六四亡靈
更讓人概嘆這條民主自由的路
到底交織了多少人的血淚
才能蹣跚邁步至今天?

可是
當太太向你報完喜後
卻遭到監視軟禁
對外聯絡一概被中斷
當同道中人要吃飯慶祝
卻一一遭到問話
當內地消息全面封鎖
大多數人連你是誰都說不上
這些都只能讓高牆以外的我們
悲觀預估到長路會是如何漫漫


到底是對是錯
都只不過是用"法律"層面來判斷
回到一個人的基本價值
你所做的只是呼籲自己的國家
更尊重作為一個人的權利
這又何錯之有?


願你繼續堅持所愛所信
也成為後來者的標的
認清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為什麼?怎麼做?
願有朝一日
認同你的人都能站在那片土地上
大聲吶喊


「劉曉波無罪!我為他驕傲!」

Tuesday, October 12, 2010

啊)))))))))))))))))))

默默的讓這旋律
和我心交響

再唱
再唱
再唱
再唱


再唱



呢舖真係,破釜沈舟。




Green Park 偌大的草地上

「人家看我們的照片一定覺得我們很開心」
「因為辛酸的都不會跟別人說啊」


人在他鄉
三個在澳門是一定不會這樣約出來的排列組合
竟然聚攏一起
野--餐--!
只是簡單的三明治和蘋果
但能如此享受在大自然中
才是最難得的吧

我們帶著各自的故事
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
相濡以沫嗎
環境自是好的
我們都正嘗試融入這個so-called 大城市
只是每個人
都必定有其不為人知的秘密


是高估了自己嗎
是chur得自己太盡嗎
是太心急嗎
一切如此美好
生活也並非真的匱乏到什麼程度
但心情
還是起伏不已
表面的和平下的

暗湧


道理聽很多也都明白
只是要如何克服心底黑洞
最終還是考驗著我究竟有幾TOUGH
可以去到什麼程度
好大的挑戰

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脾氣好差
內心好亂
I'm in chaos
OMG

Wednesday, October 06, 2010

新聞倫理中的永恆哉問。

在菲律賓工作那幾天
所產生關於工作與人性之間的種種矛盾
記憶猶新

你要操守 還是要獨家
你要安守本份
還是寧願冒著被看不起的險
爭取別人沒有的內容

做好人是首要條件
但問題是
我和你的"好"
標準沒得界定


想起了方健儀訪問徐步高母親的小故事。


人們總是說
時間充裕的話
與被訪者建立良好關係
逐漸深入對方生活才寫得出好報導
廢話誰不會說
但你有時間嗎?
SLOW NEWS的空間在哪裡?
有人手嗎? 有資源嗎? 有back up嗎?
London或很多其他地方可能都容得下
但港澳呢?
不催稿也讓你不盲從
可以發掘新聞題材的媒體有哪間?
所以張翠容才是奇葩!

到底是市場/生態/環境不成熟, 還是我們的公民不夠成熟?


大學老師介紹過
"新聞作為一種志業"
現在我也稍為可以體會了
即使離開了
心裡牽掛的還是新聞的種種
有這麼一種熱情
我 心滿意足。


=======================================================


當問題遇上傷心人 ─ 馬尼拉人質事件反思
麥燕庭  《記者之聲》總編輯


【記聲2010年10月號】「事後最悔疚的,是明知倖存者或死傷者家屬不想面對鏡頭,不想讓我們的問題挑起他/她的傷痛記憶,但我們還是要問,因為實在有太多疑團未解。」事隔三星期,《明報》資深記者盧曼思被問及採訪馬尼拉人質事件最感困擾的問題時,不假思索地道出這個犖繞心頭的鬱結。

當了七年記者,又曾採訪突發新聞的盧曼思尚且如此,難怪年資相若但頭一遭採訪有重大傷亡突發事件的香港電台高級記者朱錫君,對嘗試訪問梁錦榮太太一幕至今不忘:「我拿著花,像探病似的來到梁太面前,熱心引路的護士還加了一句:『有香港人來探你呀』。梁太愉悅地握了我的手一下,那陣子,我真的開不了口問她問題,但我是記者,不想問也得問,我也不想騙她,所以逕直告訴她,我是來慰問她的,但我也是記者,若她願意,我很想跟她做個訪問。就是那麼一剎那,疏離的感覺在我們之間漫開,她在場陪伴的朋友也頓時緊張起來。」

這一幕,相信不少記者都有經驗。可笑的是,若非記者,你不會去探問人家的心底話;但亦因為記者的身分,不少人不願趟開心扉。

梁太最終沒有接受朱鍚君的訪問,因為舊事重提會讓她很難受。朱鍚君接受梁太的決定,亦安慰自己已盡了記者提問的責任,但那難於啟齒的感覺仍是揮之不去。

以關懷打開心扉


訪問傷心人要有同理心
不少記者視採訪死傷者家屬為畏途,被訪者亦如是。身為臨床心理學家的香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輔導及心理培育總監梁若芊博士指出,過往接觸的一些天災人禍倖存者最怕事後一大堆記者追訪、圍問,甚或有十多支咪高峰堆在面前,這會令他們感到煩擾、驚慌、不耐煩,於是選擇不回應。

她建議,若能在一個較為安靜、不急亂、不是多人搶著提問的情況下,有關人士可能會較願意娓娓道來、細說重頭。以她的經驗,訪問的氣氛和環境可能比記者的提問內容更重要。

當然,這樣理想的環境,在突發新聞中可說是「可遇而不可求」,因此,提問內容便更形重要。梁若芊認為,表示關心會令倖存者願意與你交談,而一個開放式問題更可以幫助受訪者打開話匣子,例如「你有無野想講?」是其中一個較好的開場白,觸動他/她傾訴。

事實上,這正是《蘋果日報》高級記者雷子樂訪問倖存者李瀅銓用的方法。與李瀅銓在香港一個採訪活動有一面之緣的雷子樂,訪問時先跟她了解,她想談什麼?不想談什麼?拍攝有沒有問題?然後才開始正式訪問,讓她慢慢談。

至於另一些開放式提問則可能惹來反效果,梁博士舉例說,「你心情如何?」等問題會予人明知故問之感,受訪者可能心裡嘀咕:還能有什麼心情哩!難免對記者不理不睬。

至於「我有什麼可以幫你?」的提問,有些人向梁若芊嘮叨,指有被看扁的感覺,這些人會自忖:難道我沒用嗎?須要你幫助嗎?梁若芊不認同這種想法,亦相信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想。

請別雪上加霜

不過,訪問倖存者或死傷者家屬的時間可能很短速,未必適合用須時較長才拿到有新聞價值資訊的開放式提問,所以記者會較常用封閉式或引導式提問,「你是否不開心?」是其中之一個例子。但有關提問須要考慮刺痛對方的程度,雖然這難以有清晰界線,但向丈夫以死相救和兩名女兒均已遇害的梁太提問:「你有無死過番生的感覺」,大部分「行家」都認為過了界線,不然,有關問題不會迅即在馬尼拉採訪的記者圈內廣泛流傳。

只是,記者真能直接向倖存者和死傷者家屬的機會其實不多,《蘋果日報》高級記者雷子樂表示,由於家屬都是隨政府人員到菲律賓,記者可以自由找家屬、接觸家屬的機會不多,遑論詳談。雖然記者有機會跟在酒店大堂等候登記入住的家屬或在醫院範圍碰上他們,但這些場合並不適宜做訪問。

他續稱,路祭後,中外記者都有上前訪問家屬,但也只限於「遞咪」,沒有提問一些影響他們情緒的問題。

其實,港府的「保護」功夫可謂十分到家,記者亦不想增加家屬的傷痛,以致白白放過不少提問機會。例如在家屬離開酒店預備乘機回港時,港府官員「請」記者不要提問,而各行家亦接受如儀。但筆者認為,如果「行家」同意只是提問而不一湧上前,未嘗不是一個平衡各方關注的做法。

事實上,菲律賓醫護人員和義工的做法更為可取。據了解,多批記者先後採訪父母雙亡的小妹妹汪綽瑤,每次,醫護人員和義工都提醒記者,不要談及她父母,因為她仍未知道父母雙亡的惡秏;每次,記者都沒有越界探問小綽瑤知道惡耗後的反應。反而是當香港電台記者陳易安訪問完汪綽瑤預備離開時,冷不防她幽幽地冒出一句:「我很想念爸爸媽媽、很想念弟弟」,令這個有兩個孩子的父親也鼻頭一酸,差點掉下男兒淚,趕緊勸汪綽瑤快些休息後便離開,以免被她追問父母下落時,不知如何應對或穿崩。

採訪為上

對一些已經有數十年經驗的記者來說,這些感覺可能是頗為遙遠的。入行快三十年的《蘋果日報》高級記者林社炳說,馬尼拉事件的發展出乎意料的,是流血收場,這令他感到震驚,但採訪時那容細想?只管想點子做新聞,而且要跟政府人員競賽,事實證明,大部分搶到的新聞都是在港府人員抵埗前完成的。

他透露,處理這些「大突發」時,最講求技巧和打游擊,之後便盡快離開現場。所以他不會跟姿態挑釁、梁太身旁的親友硬來,因為這不會讓他獲得一個有內容的訪問;所以他不會跟在機場禁區內攔阻他們採訪的菲律賓記者吵鬧,而是繼續四處游走去「搲」新聞。簡單而言,就是要用最有效的方法完成採訪任務。

獨立「搲」新聞可說是突發記者的特性,因為不會有人「餵料」給你,必須靠記者自己憑觀察、常識和一雙會問的嘴巴去「重組案情」,拼湊事件,所以有跑突發經驗的記者不會蹲在酒店等官員簡報情況,而是快人一步,到當地警局、槍手家鄉、殯儀館跑,而獨家新聞和事件的深層原因就是這樣試試撞撞找出來的。








http://hkthejournalist.blogspot.com/2010/10/c09.html?spref=fb

Monday, October 04, 2010

practice.



一直提醒自己
要昂起頭來走走走
但當腳步放緩
硬朗的外衣稍為卸下來
眼淚又要掉了

原來
光是想想就已經那麼有殺傷力


美好歲月還沒消逝
它在心裡活著
相信我
我沒有不開心
更確信這是生命裡另一段燦爛時光
只是過得好也還是會想念
堅強一步步的走下去
直到再見的一天

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記住她,她是Nina Porter.





型到咁
一睇就知我講邊個啦!

就因為她
Burberry F/W 2010
忽然對我有了意義

幾張相看了又看
can't take my eyes off her...

she's the one!



and, she is only 16!!

the long lasting love

拿起久久沒有讀過的聖經
看到好幾年前
弟兄姐妹寫給我的小咭
心裡激動到不得了
一方面覺得好虧欠
但在祈禱的同時
也更感恩有了過去幾年的經歷
到今時今日我坐在這裡
更可以體會
衪說「我總不撇下你, 也不丟棄你」的意義。



『在他並沒有改變, 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1:17)


天使何其多
即使分散在世界不同角落
只要相信
就能看見

謝謝你們過去的鼓勵
到了今天
仍然一再叫我振作

and all because of HIM.



Saturday, September 25, 2010

first lesson in london.


寒風裡徬徨找屋的背影 with Ash & Kati

這真是我來到倫敦以來
笑得最開心的一次了
連買個床單都帶著微笑


房子的事
折騰了幾個月
終於有了個確實的答案
放下心頭大石的暢快感
簡直可以再來一杯啤酒慶祝一下


這兩天的低落
還讓我一直很想回家
這也是從來沒有過的心情
連在台灣時
印象中也不曾這樣過
心裡罵自己有好好的工作不做,
好好的家裡不呆著
跑到這裡又冷又下雨又沒朋友是要幹嘛!
連找個住的地方都要一直碰壁
於是另一個天使也跑出來
強迫自己別亂想
讓這種想法一直蔓延將會很恐怖...

anyway
終於塵埃落定
感謝神
感謝一直坐在螢幕前陪著我的你

london教我的第一課:
有時候
你真的要厚著臉皮
而且
做事要決斷一點
優悠寡斷拖拖拉拉的只會害了自己


過了第一關
以後的日子
要更強!


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Sunday, September 19, 2010

離開again.

還有兩個小時
飛機就要起飛
那個夢想已久的城市
終於要成為我未來一年生活的地方

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
自己開始變得不那麼心軟呢
除了看電影和發脾氣
流淚已經不像從前那麼容易
工作上看到弱小的會同情
但在各樣的因素下
壓抑波動的情緒
似乎已經成了習慣

直到
昨天晚上

終於
哭得出來了
幾顆眼淚竟然是那麼珍貴
至少感受到裡面那久未被觸碰的心事
終於破土而出

在澳門的最後一天
與家人來了一頓豐富的午餐
被所愛的人包圍應該很開心
但心裡卻愁緒得很
是緊張吧
即將要出發這件事
竟然還是覺得很虛幻

為了行李搞了幾個小時
終於到了出發時刻
搞好了一切checkin手續
拍照後準備入閘
媽媽雖然叫我豁出去但卻首先眼紅紅
再看過去 連家姐都一樣
我甚至不敢再看男朋友
一個箭步就轉身進去了
連回頭再揮手說再見的勇氣都沒有

在船艙內
我不住的想著媽媽的心情
已經不是第一次離家
加上平常在家裡的時間實在也不多
但她的眼淚卻讓我好心疼
對於他們的反應
更是意想不到
雖然嘴巴說著叫我勇往直前 不要想太多
但心裡還是很不捨
我不禁的想:
自己那麼愛到處跑
是不是真的太不顧及身邊人的感受
年紀又長大了一些
又是不是真的不應該再任性下去





冷靜一點
那些都是後話了
至少在這一年
必須 必須
好好珍惜學習與體驗

在香港機場
那面巨大的玻璃倒映下
看著自己背著一個大背包的身影

那是 久違了的寂寞感

學習本來就註定孤獨的不是嗎


陌生的環境
一定會發掘更多
自己的可能性。


出發!

20100919 2153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leaving eve

為什麼總覺得自己
跟匆忙脫不了關係
就連要飛走前的這個星期
所有約會與要做的瑣碎雜事
還是一件一件排著隊
沒有放鬆過


晚上fare了最後一個well
和好友們喝飽笑足之後
凌晨十二點多
一個人騎著車亂逛
為要再次盡情享受風馳電掣的暢快感
更要把美麗的風景收在眼底
更存放到心深處

在西灣看過去的旅遊塔和西灣大橋
甜苦回憶交錯的半邊橙
還有最喜歡的街區之一
高樓街 西坑街一帶
路過了有一陣子常去的鄭家大屋
"人工詩意"得很的阿婆井
真正有氣派的港務局大樓
但也有最近爭議聲不斷的
聖老楞佐堂外工程
被地產商侵佔的"主教山畔尊貴地段"
被砍掉的白蘭樹現場...

對一個城市的愛
不只建基於它的建築
還有街頭巷尾那股濃郁的人情味
今天去了下環街一趟
那股生活的氣息
忽然讓我這個
從小就沒什麼鄰里關係的人
感到一陣溫馨

當記者時罵得兇
但愛之深才會責之切
那道旺盛的火焰
倒不如說
是因為真心在乎 自己的家



即將要再說再見
回來之時澳門又會將變成如何
只希望城市發展之餘
也請發展商與政府部門
摸摸良心
除了錢
可以考慮的還有更多更多

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keep your mind safe.

「當感覺到了極限,那是徹底經歷過的證據,
不管決定咬牙撐過,還是設下停損點,
它會成為記憶中最關鍵的契機,而非限制,
走或留,要或不要,維持或改變...
極限逼我們做決定,逼我們認清能耐,
雖然過程像一場無情的暴風雨,
但一陣渾沌過去後,看看還在的、悼念失去的,
我們將得到更清醒的自己。」



演出的結束
正是跨越了一道自己的極限
無論是時間 體力
還是精神上的壓力
都叫我沉重非常
一度非常想說「我不想演了!」
加上自己該死的性格
每天要掏心掏肺
實在很難受

如今結束了
要學習的固然還有很多
就連所謂的「享受演出」
都仍很難領會
但很清楚
這是自身的一個大突破
也是我最該感激這個機會的
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自己

戲劇實在是件很奇妙的事
CLICK中別人心事的那刻共鳴
無法強求
仰賴的更包括自己說故事的能力
聽到有觀眾被感動
比有人稱讚自己做得好
要開心感動上千倍
認識了專業的前輩們
更讓我看見自己的渺小
如果想繼續
請務必用心用力保衛這小小成果


一道難關跨過了
接下來的挑戰將更大更難
將是怎樣的一段路
懷著期待又害怕的心情
默默等待著新生活的降臨

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10

倒數ING

「執野有幾難jeh, 一D都唔難,
最難的事都是你去到才會發生的.」

這句話
再加上你臉上不經意的表情
讓我馬上覺得自己
可能真是過慮了

執行李都不行
人生路不熟去到那邊點過?

叮一聲
千萬不要被這些煩雜瑣事
讓自己只顧著埋起頭忙忙忙

不要忘記
期待的心

我不是去受苦
記得要享受 要經歷
像海綿中樣不斷吸收


Explore.

Monday, August 30, 2010

the answer

前一篇剛打完
馬上就看到了卓韻芝的這段話


看著自己的弱項來打,總之就是:避免事情變得越來越容易。一直以來,我的心裡對於「容易」有著一分恐懼:當我感到自己做某些事情的時候越來越容易,越來越得心應手,我便會感到恐懼。「容易」代表閉上眼去幹便能完成,沒能再於其中得到新的學習和思考機會——工作越容易,越不需要用腦,腦袋越是生鏽,到最後回頭發現自己的一生只在不停重複著。我對這種情況感到異常的恐懼。總之就是避免事情變得容易便好。

--cheuk wan chi





已經不是第一次
卓小姐給我的啟發總是那麼出奇不意
但都很有用
她總會教人從不同角度看事情


去london最開心的
莫過於是與她讀同一間學校
Goldsmiths!!!!!!!!!!!!!

stop, and re-think.

終於靜下來了
卻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覺
百感交集
但下不了筆



從菲律賓回來
學到的人生功課與工作上的經驗
依然在心裡搖曳不止
依然 激動

結束了一份工作
要離開這個我愛的行業

要與親愛的家人愛人朋友同事說再見
獨自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
過截然不同的生活
語言.環境.文化
可想而知的 難

還有十來天就演出
以自己的狀態 理解
每走一步都覺得是翻山越嶺
一次又一次的流淚
困住了



或者是讓人羨慕的生活與選擇
回歸內心
問清楚自己


開心是開心
但脆弱的內心
卻好像承受不住這一切.......

Saturday, August 14, 2010

2010.8.14

第一次

排戲

排到淚流滿面


止不住的眼淚
是為了發洩些什麼嗎?

該如何演下去


感情
總是易放難收
要代入不難
但在適當時候
你要抽離

that's what an actor does.

Friday, August 06, 2010

都不過是個人而已。

「再一次,由始至終,都未曾再一起過。(外間統稱『復合』)。分手十年八載,但數千日裡頭,如果你問我心底有沒有想過同安仔『復合』這事,我會坦白:『我有』,我確實有。但最終有沒有發生過?沒有。從來沒有;一直也沒有。因這些年月,我們都忠於朋友角色。這裡面有愛嗎?當然。打從我十六歲認識這人,冥冥之中我們就成了彼此生命之中的一個守護者,這廿多年,我們雖不致歷劫過大災大難,但事實也共同度過了很多人生高低起跌和悲喜,來到今天,愛情變成了情誼,我珍而重之。外間常說我們『復合』,但事實上,要從這接近十年八載的朋友角色撤換回去情侶關係,並非如外間想的如此輕易簡單。分開這麼多年,我們各自經歷了很多,時間大概也讓彼此改變了很多,我和他再也不是廿年前的那個自己,要再走到一起,並不是光憑那個記憶中的對方就可以成事。於外間看來,好像非常簡單而又順理成章的『復合』故事,於我來說(尤其一個女人),這是一場跟幸福攸關的大事,豈能輕率。這十年八載,我碰上過安仔的次數頂多十多次,基本上我很多習性、喜愛、甚至想法也改變,我猜,我現在喜歡什麼,他又厭惡什麼,都得重新確認。難道就憑廿年前那點點一起的回憶麼?『復合』都總得從原點開始。外間未免把『復合』想得太戲劇化了。」


「然而在這事上我不能避免地成為眾矢之首,你問我,我難受嗎?當然。但我可以置身事外飾演局外者嗎?我知道我不可以。我只能讓這事情慢慢褪去。」


「從沒復合,從來也未曾有過什麼求婚,分開多年,要從朋友變回情侶,並不是外界所想像那麼『拎起個箱就行得』這麼簡單。然而我體會到,安仔的分手,從各路的報章筆下,鄭秀文看來責無旁貸;從未復合就發展到如斯地步,我感到透不過氣;有些關係,我實在驚動不起,也不敢驚動。縱使獨居,我偶爾會感受到寂寞,也早習慣了跟寂寞混熟,我斷不會因為寂寞而亂踩入一些不明的狀況。可以暫且放過我,放過安仔,放過 Michelle嗎?人的情感,總需要時間去處理、療傷、平伏。『我、他、她』都不過是個人而已。」


http://www.sammifans.com/bbs/viewthread.php?tid=5981

---



如果我是許志安之前那位女朋友
眼看全世界都想自己和男友分手
去成就對方和
他的大明星前女友
我應該晨早就放棄了吧

不過這位前女友
現在無辜成為了人家的第三者
大概也只能大聲替自己申冤吧
帽子大成這樣
實在戴不下去

很欣賞SAMMI的坦白
雖然明知狗仔隊
不可能這樣就放過她
但仍勇於在畸形的世界裡
表明心跡
甚至在想當然會被別人
無限放大的娛樂圈中
大膽表達


倚靠的
大概就是那份於心無愧.

其實類似的故事
總是一而再的在你我身邊上演吧
卻因為事情發生在他倆身上
心聲都變成了新聞


新聞其實是很恐怖的。哈~



「有些關係,我實在驚動不起,也不敢驚動。縱使獨居,我偶爾會感受到寂寞,也早習慣了跟寂寞混熟,我斷不會因為寂寞而亂踩入一些不明的狀況。」

Friday, July 30, 2010

長長的路的盡頭......

自顧自的走上一條不安定的路

面對問題
不想也是不能退縮

但我必須承認
我害怕了



3年前回來澳門
費了好大的勁才說服自己
今天再次要走出這個
比台灣舒適十萬倍的comfort zone
需要的勇氣原來超乎想像


華麗的冒險.

Thursday, July 29, 2010

不被了解的...

矛盾的無助

一個人靜靜祈禱
一切會結束


Tuesday, July 27, 2010

迂迴的徘徊

享受完假期
回來等著我的
仍然是那一團亂的生活

甚至
混亂上再加多些迷惘
累之餘
七上八下的心情才真正折磨

沒有盡頭
沒有答案

Sunday, July 18, 2010

碎碎念。

終於又迎來了一個大假
又回台灣了喔
卻很不想動
不想收行李不想見人不想聊自己的打算
只想安安靜靜的休息七天
好怪的心情
開始抱怨為什麼又要跑走一星期
浪費錢又浪費精神...............*O*

(os: 你真係o徙鬼氣!)

---

身心俱疲
很快就要有個真正的悠長假期了
倫敦到底是個怎麼樣的地方呢
除了要花很多錢
實在已經沒有別的概念...

真正期待的
除了彼岸的新生活
還有

從大學開始到現在充實無比的生活
應該可以暫緩一下了吧?!

give me a break!!!!!



K仔說得好
「當我一個人走進未知的黑暗,我狂喜。」


----

那些痛的記憶
落在春的泥土裡
滋潤了大地
開出下一個花季


--《春泥》

----


last but not least

我要更認真於這個演出。

很難得啊!!!!!!!

Friday, July 09, 2010

賭仔天堂

世界盃將要結束
本來對外行人如我
賽果如何根本沒什麼相干
但當"賭波"滲入了旁人的生活
天天在你耳邊講賠率
我真的聽到想翻桌
再黑心點說
我寧願看到他們把錢都輸光
下次就不要再賭了好不好


出去逛個街
連走在你後面的小妹妹
都在討論買波要買哪一隊
"唔識架~覺得係西班牙囉~"
你真真感受到
這座城市有多罪孽深重為害人間


把賭博包裝成一種無傷大雅的娛樂
這是多扭曲的價值觀?!


為何就不能把一切變單純
運動就運動
你愛看就看捧就捧
為何要用賭來證明自己的眼光?!

Tuesday, July 06, 2010

何必激動著要理由。

用心酸微笑去原諒了
也翻越了
有昨天還是好的
但明天是自己的


快樂 是選擇。

Thursday, July 01, 2010

敬大家的。

雖然好累
但一再看到這條那條新聞
那份滿足感
足以勝過疲憊

我可以大大聲的說
記者是很偉大的
走在最前線的
如何辛苦和犧牲自己
就是為了告訴你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能成為一份子
由衷感到高興和 值得


這會是我永遠記掛與懷念的一年。

Sunday, June 13, 2010

起程

當"去英國讀MASTER"這件事
終於不只存在於幻想中
而是幾個月後就要成真的一個實實在在的planning
我還是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在作夢

感謝神
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我從來都欠信心欠毅力
若非旁邊的你你你他他他
不時鼓勵,催谷或激將
恐怕今時今日也還沒走到這一步




一位幾年沒見的朋友
剛從國外回來
下午陪她回培正逛了好久
大家都驚嘆於母校的變遷之餘
還是暗暗覺得從前那破破爛爛的校園
才是最好最喜歡的
那些回憶的所在

帶著過去
我們還得各自上路
我得清楚
自己和她們選擇的方向不一樣
在結婚買樓以外
把時間和金錢花在自己的追求上
也無疑是個光榮

鐵了心就別再想太多了

Wednesday, June 02, 2010

against THE MAN!!!!!!

下班前
完整地聽了一遍兩位
在座談會上的發言
越聽越心寒
心頭的無奈壓過了一切

從身處其中
到現在以第三者角度
看著事情猶如爛蘋果般
慢慢腐朽 發臭
到現在在全澳門人面前
寧願把瘡疤通通挖開
寄望這堆爛肉
能稍稍向外界解釋多年來的誤會
更重要是找到名醫
讓它回復生命力

一方面很欣賞他們
敢於赤裸裸的表達不滿
(儘管我極不認同你
竟然踩低我們來抬高你自己!)
但另一方面
也不是不難過的
不只是想問
"非得把事情弄得那麼難看嗎?"
更重要是
新聞自由這麼囂張的被踐踏
而到了今天才可以把它說出來!
卻甚至連它有沒有可能被改變
都顯得如此被動...
那些人就真的可以隻手遮天嗎?
一間公司尚且如此
放眼看去整個社會
陽光又在哪裡?


五一時
"河蟹傳媒"成為一個gag
當人人把"日暪夜瞞"掛在口邊
散佈在空氣中
卻到了此刻
我才比較可以想像
記者們的心情

批評別人總是容易的
不需任何事實真相或憑據
只要你喜歡
遊行時你可以向記者喝倒彩
在網上你只需打幾個字
無論是討論區的帖或是FB GROUP
你馬上可以召聚到志同道合的人
用什麼字眼隨便你
你只不過需要一個地方發洩心頭之恨
而從來不需顧及任何人的感受
更加不需負上一滴責任

事實上 你有多了解內部的問題?
針對前線記者
一點用處都沒有!

其實把事情再宏觀一點來看
如果當事人
都因為怕事或各種不同原因
寧願吞聲忍氣都不珍惜這難得的發聲機會
就猶如香港那50萬
投票支持普選以外的人
就被港府解讀為
"他們沒有投票=不支持普選"
可是這50萬人
難道你就能從此忽視了嗎?


原來
我們已經沒有沉默的權利

你還能甘於"被代表"嗎?






這真是個陰霾密佈的6月OPENING
香港被強行架走的民主女神像
澳廣視工作小組的內幕連環爆
自己公司接二連三的爛人爛事...

信我
我真的不想一直說髒話
但心裡盤旋的還是那些字




村上春樹說
要站在雞蛋的那一方來對抗高牆
如果明知是以卵擊石
仍然堅決向前衝
這是型還是戇居?

Saturday, May 15, 2010

我只是不願把結婚當成是一個步驟。

「你咁多朋友結婚,唔會覺得好幸福咩?」
「結婚那天可能會很幸福。」


絕對無意詛咒朋友們的婚姻
只是我實在無法解釋自己對婚姻的恐懼

兩個人走在一起
就是因為他們想要"在一起"
只要達到了這個目標
形式根本就不重要
還在考慮有沒有樓、積蓄多少、未來如何如何...?
COME ON!那些根本不是重點
但如果是把結婚
當成是為愛情買保險
當愛情無可避免地出現問題時
婚姻制度也只是把撇清關係這回事
弄得更複雜而已

兩個人要在一起
再怎麼樣都會在一起
原諒我始終不太愛遵守遊戲規則
不是為標奇立異
只是我想忠於自己

Friday, May 07, 2010

to dear chloe.

當妳還有兩天
就要正式成為Brandon太的這個晚上
我弄好了姊妹裙和難得一穿的高跟鞋
搞完一堆有的沒的
還在擔心來不及明天去買一雙即棄con時
妳從前那個傻大姐班長的形象
忽然重新跳到腦海裡


我還記得妳的書包
妳的眼鏡 妳的大笑 妳的會計
你牽著弟弟的手放學
妳去澳洲前那個晚上
我們在嘉年華吃飯唱歌
還聚在妳家裡聊通宵
(也換來我家的一場大罵 哈哈哈)


各自成長
如今已經快十年了


還有兩天
妳就要踏上紅地毯
與妳選擇的愛人
走向兩個人的將來
我們這群中學同學
有幸陪妳出嫁
見證妳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
想想竟是把自己也感動了

人生的玄妙大抵就在於此
總無法想像here&now遇上的
將來會出現怎麼樣的化學作用
昔日的同窗
嫁了人就要遠走他方
旁邊的朋友
也是一個一個起著不同的變化


一定會幸福美滿的
以後真的要去澳洲找你們
實踐這個講了很久還無法兌現的承諾...

Wednesday, May 05, 2010

see you koalaaaaa

再一次把同事送走
還滿不捨的


在以前的公司
人來人去實在平常之至
走的頻率高
每年暑假又都來一堆實習
大家感情都不算深
看得多其實也沒什麼感覺
只有那麼1,2個
是真的讓我覺得很可惜
還沒認識到很深
就趕著要開始他們人生的下一步


在澳亞才七個月
跟同事的感情卻是一日千里
相處的時間長不在話下
話題也終於跳脫了A和B在一起
就要講C的壞話
或者講化妝美容
上網買衣服之類完全(與我)不搭軋的內容
大家同聲同氣
都是要把新聞做好
找去不合理的地方
一罵再罵
雖然就那麼幾個人
大家個性不一樣都還是合得來
真的太寶貴
閒時還可以去吃東西唱唱K
你笑笑我 又互相幫忙
很單純的感情


雖然說
這段生涯可能就真的
只是曇花一現
但那美好的仗總算打過
套句張張同學的話
"且行且珍惜"
無論我在這裡呆多久
和同事的情誼
一定還是讓我最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