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30, 2006

答案?

日出日落
一年又一年遠去
有些東西
卻是那麼堅強的

歷久不衰著...






good luck,
all the best!

Tuesday, August 29, 2006

UNITED WE STAND!

最近在港澳最熱鬧的新聞
一定是阿嬌被偷拍而引起的軒然大波
事件終於化大為社會新聞
連她去報警都成了電視新聞的TOP 5頭條之一
更不用說越來越誇張和聳動的報紙了

昨天晚上看電視
演藝人齊集出席了聲討大會
一方面要為聲援阿嬌
更重要的自然是向媒體嗆聲
向公眾和政府表明他們已經受夠了那些過份的狗仔隊了

看見由主持人到大明星
個個都義憤填膺般痛斥雜誌的不是
又叫觀眾罷買很多的不良刊物
心裡還滿痛快的
很多垃圾新聞本來就應該除之而後快!
然後看見那幾百個藝人能夠這樣團結起來去對抗不對的主流價值
其實都會有那種...心裡好想拍掌叫好的感覺
團結就是力量嘛~!

當下就想到台灣的媒體
其實它們比香港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人在旁邊罵罵罵
但最後還不是一起去看那種奇奇怪怪的新聞報紙和雜誌?
現在不是沒有反對與聲討的聲音
只是總覺得力量不夠集中又不夠團結
無法形成足夠大的影響力去改變現狀......


後來我再想
大伙兒那麼激動還不是因為大家或多或少都受害過?
女明星就一定要拍到露胸露點和走光
男明星就要說他們爛滾又拋妻棄子之類之類的
唉...
可是
如果今次的主角不是大紅的阿嬌
新聞還會炒作到那麼大嗎?
跟阿嬌事件同期出場的
還有欣宜被說做激光做到爛面
但實情卻是...那張照片是周刊自己加工的!
這不僅是虛構新聞
主事者有沒有想過被媒體醜化了一次又一次的欣宜心裡會受多大的傷害?
我記得鄭少秋在電視上說她要在娛樂圈生存就要堅強一點
但是要堅強也不等於要這樣接受別人的惡意中傷啊!


身為媒體
的確有議題設定的功能
問題是總要站立在事實上說話啊..

常常說甚麼「公眾喜歡看」、「公眾有知的權利」
就把責任推卸得乾乾淨淨
拜託請不要拿這些高尚的標準來做擋箭牌
那些雜誌編輯也請你用用大腦
有點對專業的堅持好嗎!!


060829 1233

【轉載】龍應台:我怎麼上「陳水扁」這一課

龍應台:
我怎麽上“陳水扁”這一課--一個“甘犯衆怒”的微小聲音


我承認我一直在上課,像個小學生一樣在上公民課。這一課的題目就叫“陳水扁”。課文特別令人“拍案驚奇”,但是附在課文後面的測驗題,艱難的程度,超過我的預期。

亂,因爲在尋找新標準

我是個目睹過蘇聯帝國解體、柏林圍墻倒塌、天安門變色,香港七一遊行,又在臺灣的威權時代裏寫過“野火集”的人,但是臺灣政治的今天,仍然令我瞠目結舌:在我們所經歷過的中華民國史上,誰見過一個總統的家族和親信,做出如此不堪的事情?誰聽過身爲國家最高象徵的總統府會製作假帳?誰見過一個沒有監察委員、只有冷氣空轉的監察院?誰見過一個對法律如此不知分寸、進退失據的內政部長?誰見過媒體變成一種熱血賁張的“政治運動指揮部”,而司法機關又跟著媒體辦案?誰見過一個總統像七歲小童一樣,對人民的批評作凶狠負氣狀,說“我不會一味挨打”?誰見過一個反對黨在那樣短的時間內因得權而腐化生蛆?誰見過兩周內有一百萬小市民匯款登記,表達對統治者的憤怒?誰又能想像,當兩萬人露宿總統府廣場時,如何收尾退場?誰又想過臺灣竟然可能出一個本土版的尼克森、藤森、盧泰愚和馬可仕?誰又知道,碰到一個本土版的尼克森、藤森、盧泰愚和馬可仕時,人民該怎麽辦?

二○○六年的臺灣很“亂”。它的“亂”,我始終認爲不是真正的亂──動亂或混亂。臺灣是一個新興民主,新興民主的意思就是,在實踐民主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很多重大事情和冒出來的問題,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們知道過去的原則和觀念可能都不適用,但是對於新的難題又沒有現成可循的一套新的判斷標準。從外國拿來的,因爲歷史條件、文化體質、發展階段差异很大,也不敢直接套用。於是一人一套標準,每一套標準都可能彼此矛盾,衆說紛紜,爭執不斷。

“亂”,其實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在摸索新共識,尋找新價值的過程裏所發出的喧聲。這種“亂”,不過是一個社會從威權到民主必經的歷史過程,我們在練走民主的路。

請把國家還給我們

民主這堂課,有考不完的試題。走到“陳水扁”這一章,黑與白之間,同名爲“灰”的層次細密重叠,難以辨認,使我不得不在寫完“今天這一課:品格”這篇“作業”之後,停下來久久沉思。試題一:陳水扁應不應該下臺?

代表民進黨的游錫堃說,在一個法治國家裏,當還沒有足够的司法證據,證明一個總統本人貪瀆時,他不應該被要求下臺,因爲道德不能取代法律成爲標準。這個說法,不能够由於他的“辯方”身分而被嗤之以鼻,因爲這是一個百分之百必須嚴肅辯論的議題。所有主張陳水扁下臺的人,都必須針對這個認知提出反駁的理由,才能正當“倒扁”。

我的思索是:法律上,一個未被司法定罪的總統不必辭職,但是如果在政治上,他已經成爲嚴重的社會不安、政局動蕩的根源;如果在誠信的道德上,他已經成爲大多數人民不齒的對象,如果總統與大多數人民之間的一種相互信任已經解體──百分之十八的低支持率是一份清楚的“信任評估”,那麽,是的,他應該向人民鞠躬道歉,自動請辭。

造成社會不安、政治動蕩,他愧對人民托付給他的政治責任;家族墮落、親信腐敗,個人誠信破產,他愧對人民賦予他的道德期許。政治責任和道德期許是無法寫進法律條文的,但是你不能說,凡法律條文不能表達的,就不存在。民主法治强調法律條文的重要,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法律條文只是維持秩序和社會互信的最低標準而不是唯一標準。

公民要求陳水扁道歉下臺,不是因爲他犯了法律上的“罪”,而是因爲在事態的發展過程裏,他已經徹底地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沒有信任和尊敬,就不可能有效地指揮團隊,領導國家。民進黨主席拿出最低標準來充當爲民主的全部,只顯現出這個政黨從民主理想的高度摔到了哪裏。

我的要求因此和那一百萬個“百元公民”是一致的:陳總統,請把國家還給我們。

有些是非,不容模糊

但是如何讓一個任期未滿的總統下臺?罷免的手段失敗了,輿論的壓力不起效用。於是出現試題二:你如何讓他下臺?用群衆運動──百萬人“登記”抗議,二十萬人上街遊行,一萬人徹夜靜坐,夜夜堅持,可不可以?

我的思索是:那要看你指的是哪一種“群衆運動”。

如果是合法的,非暴力的遊行、靜坐、示威,它本來就是民主體制內的正規表達方式。只要程序合法,謹守規範,這樣的公民表達和選舉日的排隊投票或者國會內的罷免表决,地位一樣的尊貴,必須得到政府的容忍、警察的保護、社會的尊重。集會遊行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可以是促使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量。

我不反對見到一百萬人和平地站上街頭,以要求陳水扁下臺來表達一種態度,一種價值。人們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站出來,不過是讓自己尚未長大的孩子們知道:有些價值,不容犧牲。有些是非,不容模糊。

但我更希望見到,陳水扁爲了“愛臺灣”,爲了社會的和諧以及他自己的歷史名譽,在人們上街之前提出辭呈。

有選票,爲何談坦克車?

然而,如果所謂群衆運動指的是威權時代那種慷慨激昂的、衝破體制的、“人民革命”式的群衆運動來“包圍總統府”或“癱瘓交通”,以“衝突和流血在所不惜”的方式來凸顯所謂“人民力量”,對不起,我反對這樣的“人民力量”。

在獨裁體制下,用激烈的群衆運動方式迫使一個領導人下臺,是有絕對正當性的,但是在一個民主機制的設計裏,原來就有一個設定:你選出來的領袖很可能是個狂人怪物或騙子,所以若要半途“删除”他,可以按“罷免”或“彈劾”。如果這個動作失敗,則要“重新啓動”,在下一輪選舉時,用選票將他“删除”,丟進“資源回收筒”。如果“罷免”或“彈劾”的按鍵有問題,那麽你就去修理那個按鍵。

既然有這個“删除”和“重新啓動”的內在機制和設定,“人民革命”式的群衆運動在民主體制裏是沒有一席之地的。

所以,關鍵在於,施明德所領導的“百元運動”,究竟是哪一種呢?

頭腦清醒的施明德宣稱“非暴力”,明顯是希望進行民主定義下的公民實踐。他以半生牢獄換來一世英名,現在又願意冒著一世英名被小頭銳面者抹黑玷污的風險,挺身反對從前的同志,不愧是一個公民抵抗的典範。如果是和平、合法的靜坐示威,那一百萬個捐款報名“反扁”和那决心上廣場靜坐的人們,也是公民社會的實踐者。公民社會的實踐者,我們只怕太少,不怕太多。

可是,對於這樣的分際拿捏,人民是否秋毫分明?影響民意的意見領袖們,又是否戒慎恐懼?

聳動的電視媒體在大肆報導“倒扁”集會的人數如何節節上升時,持續不斷地播放莫斯科紅場和天安門廣場坦克車與人群對峙的聳動畫面,看起來竟像在渲染一種“人民革命”的浪漫美感,似乎在暗示人們要有“正義”激情,要有“勇敢”衝動。而同時,副總統呂秀蓮竟然也以天安門爲例,警告即將進場的人們。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八十年代的天安門和紅場,怎麽能够拿來和今天民主的臺灣相提並論?天安門和紅場的抗爭,都是被徹底剝奪了自身權利而走投無路的人民起來反抗集權政體,今天的臺灣人手上却是握著選票的,誰來統治完全由他自己决定;他明明可以用一張紙來“推翻”一個政府,你爲何要談坦克車?法律明明保障了人民集會遊行的自由,你憑什麽以天安門的流血鎮壓來影射警告?

當“刺殺”和“防衛”的流言四起,當拒馬的刀片如何割肉的鏡頭不斷被放大,當“不是你倒下,就是我倒下”的“意志力比賽”被當作一種“决鬥”的語言來使用,我覺得不安。當民進黨完全拋弃了身爲執政黨應有的文明規範,開始以文革式的“鬥倒鬥臭鬥爛”的流氓方式來對付施明德,我看見仇恨的“鐵絲網”在陰影中悄悄架設。

劍拔弩張的“决鬥”,不是公民實踐。

激情的“人民革命”,革掉的會是民主。

不能不回答的問題

於是令我頭痛的試題三就出現了:你捐不捐那一百元?
“頭痛”了整整一個禮拜。

我的思索是:不捐。因爲拉倒陳水扁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太多的問題,在“陳水扁”這個黑盒子被打開的一刻,像一團黑壓壓、密麻麻的蒼蠅,猛然撲上臉來。這些問題是一個新興民主從來不曾處理過的問題,有些甚至於從來不曾思索過:

問題一,陳水扁總統是透過民主程序產生的。兩年前,六百多萬人投票給他,請他來管治這個國家。那些沒把票投給他的人,本身顯然沒有發揮足够的力量來避免他的當選。所以陳水扁的上臺,必須說,是投票給他的六百多萬人和沒投票給他的六百多萬人的共同選擇。那麽,陳水扁固然耽誤了國家,但是人民自己,什麽時候要開始檢討自己的責任呢?投票給他的人們今天是否承認選擇錯誤?那錯誤選擇背後的思維是什麽?當年不選他的人,是否爲了錯的原因?如果不去檢討那個思維,以後豈不是注定會再犯一樣的錯誤──我們不是眼睜睜看見陳水扁家鄉的官田鄉人正在組織清朝模式的“自衛隊”來防禦“外侮”?

問題二,我們的選民,是否充分認識到,手裏這一票,可以帶來如何嚴重的後果?如果因爲當初沒這認識,所以我們輕率,或愚昧,那麽我們因自己的輕率或愚昧而被一個難以忍受的無格總統所折磨、所懲罰,是否也正是我們應得的教訓,應付的代價?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是不是正是我們和民主制度定下的契約?

問題三,如果這一次,因爲太憤怒了,不願意等到下一次的選舉而採取街頭施壓,是不是以後每一次發現自己選錯了人,我們都得用集會遊行的方式逼總統下臺?在什麽情况下,我們應該耐心等候四年一輪,用選票“删除”他,又在什麽情况下,我們應該不等候,直接發起群衆運動?那判斷的標準又是什麽?

問題四,是什麽制度,產生了陳水扁?是什麽制度,給予總統如此大的權力?是什麽制度,縱容了他專權,鼓勵了他墮落?是什麽制度,使得我們發現了一個總統的專權和墮落却無法使他下臺?政黨政治又出了什麽問題,使我們痛心疾首到這個程度又找不到出口?如果產生“陳水扁”這種政治人物的制度,以及維繫這種制度的思維和文化,我們今天不去徹底面對和處理,而只鎖定在“把陳水扁拉下臺來”一個單一題目;請問,下一個上臺的人,在同一套制度裏玩弄,難道會有不同的嘴臉?

一巴掌打死蒼蠅的痛快

對國家的空轉處境,我們都很憂心;對一個失去理想的執政黨,我們都很失望;對一個無能又無品的總統,我們實在憤怒,但是,愈憤怒就要愈冷靜。在這黑盒子打開、蒼蠅飛出的時刻,“打不打得死臉上的蒼蠅”不該在媒體炒作下變成全國人民發燒注目的“唯一”議題,更不宜把它定位爲一場“你死我活”的“决戰”。瞭解爲什麽黑盒子有蒼蠅,舉全國之力去追究蒼蠅藏身之處,徹底清理黑盒子結構本身,才是真正重大的任務。否則,你打死了這一團蒼蠅,黑盒子依舊,下一團正等著出發。

我甚至於擔心,正因爲“一巴掌打死臉上蒼蠅”這個急促動作會很痛快,它很容易凝聚了全國人民的感情,集中了舉國的注意力,而“陳水扁”黑盒子的真正問題──結構的、制度的、思維的、文化的,都被推到邊緣。制度的檢討、機制的改造、人民本身民主素養的深化等等,在尋找宣泄的憤怒情緒中,都會被認爲是高調、空談、緩不濟急,而被遺忘。然後,有一天,唉,我們又從頭開始。

越憤怒,越冷靜

我選擇用“不捐一百元”,作爲一個“甘犯衆怒”的微小聲音:最該被“决鬥”的對象,不是這個任期不到二十個月、威望不到膝蓋高的總統,而是培養了他這種人物而且容許他苟延殘喘的整套制度以及制度背後的人民自己腦裏的文化思維。

“打倒”一個人,只需要熱情和憤怒;革新制度、提升文化,抽絲剝繭地□清問題所在,看准了問題下手,需要的却是極度、極度的冷靜,深刻的思辨能力,長程的眼光,宏大的器識,鍥而不捨的精神。

這真是一堂艱難的課。


二○○六、八、廿三
臺北


(來源:中國時報)

------------------------------

前幾天看報紙
一位專欄的作者寫了一句話,
大意是說,
台灣人現在除了滿腔怨氣之外,就甚麼都沒有了。

看了之後有點心痛:
台灣人真的甚麼都沒有了嗎?

有好多好多人為了捍衛心目中的正義
想要把現行的政府推翻都重新來過
那應該算是社會進步的明證
至少提出的人雖然遭到惡意中傷但絕不算犯法

問題是
事情演變成現在的樣子
卻使國家的民眾越來越分裂
誓不兩立似的
對台灣肯定是不利的

想要積極參與改變 
卻反而像是在樹立敵人...

還可以怎麼做呢

之後會變怎樣呢......

060829 1202

Saturday, August 26, 2006

花見

翻開舊日記
看見往日那個堅持的自己

打開雜誌
又看見「人辦」

一團又一團火都在刺激我..


天阿我幹嘛浪費了這麼多時間啊!!!!!!!!!



越來越覺得
真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沒甚麼好羨慕的..

重要的是走上對的路
自己覺得值得
再辛苦也甘之如飴


求袮帶領我..........................

Friday, August 18, 2006

透明的凌晨

現在是5:58am,我依然清醒得很。

聽著我爸起床,
刷牙、進廚房、再輕輕帶上門、開工去;
【我忽然覺得他很偉大,但又孤單到可憐】
50分鐘之後,將會輪到我媽媽,
再來就會是我姐了。

忙碌又殘酷的一天又要開始,
太陽一樣燦爛,地球繼續轉,
彷彿沒有任何改變地自我複製著。

而我相信自己將會花上一個早上繼續躺在床上...


------------------

一點多時,
我在懷念著羅東名產包心粉圓的美好滋味中睡去
【那味道因著那趟火車而顯得份外甜美,回台灣後一定要衝去饒河夜市吃!!!】
誰知我在夢中卻一直兜轉在眾多旅遊點和交通工具中
【莫非今天玩得太累?!】

終於
4:28am
我在唇乾舌燥中醒來。

上了洗手間,喝了口水,
看了十幾分鐘的書,
Piana的音樂迴響了四十分鐘,
我仍然輾轉反側著。
窗外的冷氣機滴水沒停過,
我胡思亂想著,
直至不可思議地在窗邊看見破曉................................

6:10am,鄰居伯伯的燈亮了,
宣告著一天的開始,
而我....

嗚 拜託讓我沉沉睡去吧.........><

060818 6:14am

P.S. 走到露台,看見小城已經開始運作著,
【或是有些角落根本沒有暫停過?】
清道夫掃地的聲音清晰可聞,
清晨的天空好乾淨好漂亮,
我想起了很久以前沒回家的那一晚,跟同學走在無人的馬路中;
僅有那幾次唱K至天亮的經驗;
還有...................

  
P.S.2
在朦朧之間,
我忽然想到一件感恩的事~
當我哭著求神賜下愛在這裡時,
我發現自己愛他們的心就因此增長了...

這是 衪最獨特的方法吧。

Sunday, August 13, 2006

FINAL HOME or FIND NO HOME?

半夜兩點多
睡不著
在廿四度的房間裡
我想著

「家」是甚麼

除了幾個人住在同一個房子裡面以外


「愛」又是甚麼

我怎樣被愛著

我該可以怎麼去愛別人

. . . . . .

Saturday, August 12, 2006

addicted

孫悟空

作詞:阿信 作曲:怪獸 編曲:五月天

兵荒馬亂五百年來沒改變過 花果山下滿天的烽火
人類累不累啊還在你爭我奪 西天取經回來後 有沒有人有讀過
師父每年都會寄卡片來問候 五百張了算多不算多
看到卡片我都想起那段奮鬥 金箍棒那麼神勇 現在只能掏掏耳朵

齊天大聖是我 誰能奈何了我
但是我卻依然 不小心敗給了寂寞

如果要讓我活 讓我有希望的活 
我從不怕愛錯 就怕沒愛過
如果能有一天 再一次重返光榮 
記得找我 我的好朋友

聽說悟淨已經植髮治好禿頭 有了論及婚嫁的女友
八戒這個豬頭手機老是不通 好色本性多雋永 好像時間從來沒走
西天取完了經 東邊應該還有
夥伴們好不好 讓我們再拯救地球

如果要讓我活 請給我快樂苦痛 
我從不怕愛錯 就怕沒愛過
如果當有一天 再一次重返光榮 
記得找我 我的好朋友

-----------------

約翰藍儂

作詞:瑪莎+阿信 作曲:怪獸 編曲:五月天

那年冬天 子彈 它給了你自由
沒了 軀殼 就活在人們心中
看著 今天 你會笑還是會搖頭
整個世界 曾經 都跟著你作夢
如今和平 依然在歌曲裡頭
猜忌 戰火 還跟著我一起生活

能不能暫時把你的勇氣給我 在夢想快消失的時候
讓我的歌 用力的穿過天空 為我愛的人做一秒英雄

一顆紅豆 為何 想單挑這宇宙
都要 怪你 在我心中播了種
一把 吉他 就想對抗萬千炮火
玩著遊戲 出糗 喧鬧的攝影棚
怪獸 石頭 默默的吐在廁所
OK 再來 要世界為我們感動

能不能暫時把你的勇氣給我 在夢想快消失的時候 
讓我的歌 用力的穿過天空 為愛我的人做一秒英雄
能不能暫時把你的夢想給我 在勇氣快消失的時候 
總有一天 要人們叫我披頭 最後沒成功 也做過最美的夢

沒有遺憾 最美的夢

-----------------

晚安 地球人

作詞:阿信 作曲:石頭 編曲:五月天

紫皮膚 大腦袋 血液不綠也不藍 
在我已經毀滅的星球 我比五月天還帥
那一年 大逃難 爸爸把我丟上船 
光的速度能比愛恨快 所以我也忘了哭
來到這裡 一光年外

沉睡 七年的蟬 換取 七天的燦爛
生命 穿過漫長年代  直到 名為人類的災難

諸葛亮 赤壁戰 萬人一塚的豪邁 
千年之後重回螢幕裡 還是爭戰的舞台
難道會 又重來 媽媽她說的混亂 
誰能還清自己的卡債 誰能控制核子彈
誰能頓悟 輪迴會來

大人 在冷氣房作戰  小孩 在太陽下逃難

石油田的乾旱 華爾街捲起災難 
終於人們發射飛彈 捍衛自己的晚餐
多害怕 在未來 人類對一切習慣 
拿著字典一頁頁的翻 始終找不到的字  
是不是愛 是不是愛
不要是愛(地球人晚安 地球人晚安)
不要是愛(地球人晚安 地球人晚安)
不要是愛...

-----------------

歌在好聽之餘還能帶給人一些MESSAGE的
才比較有聽的意義吧


我現在是看到他們五個眼睛會發亮的小fan
wahaha........

proud to be a MayDay fan la
他們的音樂裡
真的帶著力量...

不信?聽過就知道了~ :p


060812 1603

Tuesday, August 08, 2006

彩虹


我想
我該為這次暑假賦予一點意義
除了休息打混以外

對於身邊的人
還是覺得相處得有點怪怪的
我也很怕見人
每次迫不得已要出門
眼神都不想碰到別人
(不要讓我看見認識的人拜託!!)

一天睡十個鐘頭
又好像沒做什麼正事
OMG
哎呀呀......
我開始有點忍受不住了

還是有感恩的事啦
對於以後的去向
跟媽有深談了一下
我真心覺得她實在開明又尊重我得令我感動

命是自己的
人就這麼一輩子啊...


暑假也就剩那麼一回而已。。。


該做什麼 該想什麼
也都要把握一下時間...


060808 1116

Saturday, August 05, 2006

第一天

沒錯
又回到澳門的第一天

一個照樣無敵吵鬧的城市
排山倒海地興建賭場酒店渡假resort
許或有一天會把澳門壓垮
然後街道的樣子一直在變
很擁擠
人超級多
晚上還要殺上拱北吃飯
OMG......

知道了一些不幸
但今晚竟然還是有個美滿的假象
很好
希望持續有勇氣面對

不只暑假 是以後的以後啊。


---

剛上飛機
眼淚就不爭氣的掉下來了
說起來我還是第一次自己走
還好機上坐我旁邊的是一個可愛又不哭鬧的小小朋友
還有小電視
陪我度過這段無聊的飛行時間

唉呀
該怎麼辦呢...

---

重新習慣澳門的生態


我好像比較喜歡台灣耶。


060805 2354

Wednesday, August 02, 2006

放假咪放假囉!!

今天看了一本書
陶晶瑩的《小眼睛》

之所以會從一眾舊書中選擇了它
完全是因為她寫的那個
關於活著與死亡的小故事
還有在一些間隔頁上
那些簡單的幾句話

也許最近接觸太多稍為激進的文字和音樂
今天看到這些老生常談的大道理時
竟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我就像那個故事裡的主角一樣
「看到社會新聞中的不公不義,她可以對著電視大罵得罵;...有人插隊或在電影院講電話,她絕對是義正辭嚴的糾察隊...她只覺得,有人該出來說句話,而那個人,就是她自己。」

主角每天都匆匆忙忙地過活
深怕浪費生命裡的每一秒
要不就享樂 要不就全力工作
絕不輕言休息的性格
但卻因此得到重病必須住院
這段迫使她停車的時間  
卻成了她生命中的轉捩點

「一開始,馬克還不了解,人生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發呆;直到住了院,她才懂發呆有多重要。
 發呆是腦部的咀嚼。
 發呆是細細地分析。
 發呆能格放你的記憶。
 發呆能修正你的反應。」

「偶爾能忘記一些,看不見一些,也許,人生就能不一樣了。氣死了,世界還是沒有改變。」


對一個容易發脾氣和動怒加上性急的我而言
其實是個很重要的提醒

我記得剛短宣完回來時
面對著之前計劃的蘭嶼之行竟然有可能去不成了
心裡很慌
慌是因為沒有了底
覺得自己將會無所事事地渡過剩下一個多月的暑假
實在太浪費生命了!!
心裡也悶悶不樂了好幾天

你說
可以當成是休息期吧
把平常沒空想的事都拿出來想
平常沒空做的事好好做一下

那時我都這樣的「放空」就法很不以為然
但到了現在這個點 卻發現休息多麼重要

於是在過去三個禮拜
我看了好多書聽了很多音樂看了很多電影
當然 也想了很多事情
在自己的小房間裡、在捷運上或者公車上、在水底、在書本和網路裡...
很寫意 也很快樂
沒有壓力沒有罪惡感地享受著這一切帶給我的歡愉 還有思考

接下來一個月還可以慢慢玩
但又何妨呢
有一陣子會為著大家都拼命找工作而讓心裡有種惶恐不安
質疑自己是否在「浪費時間」 (這四個字 這個概念害死了多少人啊)
但後來就覺得還好
畢竟我們現在的路已經有點分岔了
做不一樣的事也很正常

煩擾的世界並不會因為我在這邊氣得直跺腳而有什麼改變
當然這不是漠不關心的理由
但在「自己」和「世界」之中
我想我需要找到平衡


「讓眼睛休息一下,留點時間讓頭腦清醒一下... ...」

「讓身體休息一下,留點時間讓精神放鬆一下... ...」

哈哈 不過要小心自己會掉入「一發不可收拾地越來越懶」的危機中
XD


060802 2341

我發現

水底

是個非常適合想事情的地方

當周圍只剩下咕嚕咕嚕的水聲

你只會聽到 自己的聲音



它終於被放大到能夠被自己接收的程度了


------


雖然頂著艷陽

但吹著微風 抱著一堆書回家的路上

真是大大大滿足

Tuesday, August 01, 2006

小眾都還是有價值的

2006.08.01  中國時報

聽不見激越的聲音嗎? 張鐵志


站在圓山兒童育樂中心的「野台開唱音樂祭」,我看到一兩萬張因音樂而興奮的年輕臉孔,看到那些樂手臉上帶著汗珠的滿足笑容,強韌而有活力的青年文化。

但是我們的主流媒體沒看到。這三天野台開唱,影藝娛樂版的演唱會新聞是連續兩天的孫燕姿(與她的各種服裝),和周傳雄。報上也有「小豬慶生,Selina缺席」新聞,但沒有英國深受矚目的新樂隊Dirty Pretty Things首度來台表演,沒有香港著名歌手林一峰,當然更不會有濁水溪、一九七六在野台超過千人的表演。

 拿著手上報紙,我為他們感到無比的難堪與憤怒。

 先不要談,這些媒體的報導可以為台灣的獨立音樂帶來多大的幫助,以及獨立音樂的發展可以為整體流行音樂帶來多大幫助(或者,還需要再說一遍嗎?沒有在所謂「地下音樂」的長期磨練,就不會有陳綺貞、不會有張懸,也不會有伍佰。)

 不如先來問,報導野台開唱對主流媒體有什麼樣的意義。一個三天三萬多人次的演唱會難道不值得報導嗎?而且,這個音樂祭代表的遠不是如孫燕姿一樣的演唱會呢?它更代表了一個新的青年文化想像的誕生,一種新的音樂性可能在社會中不斷茁壯。當這幾年主流唱片業景氣越來越差,獨立音樂的發展卻是越來越好。這個重要的社會現象,難道不是一個好的媒體應該挖掘的嗎?

 問題當然不只是有沒有報導野台開唱。媒體影藝版的膚淺化與綜藝化已經長期被詬病。台灣人的共識之一就是,媒體早就不是社會進步的力量。在所謂的娛樂版尤然。正是因為人們把他當「娛樂」版,所以我們只有音樂人和電影人的緋聞、服裝與奇怪的花絮,而沒有對電影與音樂作品本身和產業環境的討論與分析。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因為媒體不關心音樂品質,所以唱片公司就越發重視包裝、形像和炒新聞,於是台灣音樂的品質日漸低落。

 報紙會說,內容太嚴肅題或是報導群眾較小的另類音樂,會讓報紙不能賣。但是難道不可能取得一種平衡嗎?難道不可能在三四個版面的無聊新聞中用僅僅一千字做一篇好的音樂報導──不是報導花絮,而是對演出本身的報導,或者對例如野台開唱這個文化現象的評論?更遑論,如果媒體認為自己有提升社會文化的責任,為何不能努力讓讀者聽見更多不同的音樂?

 在台灣樂隊一九七六的發片記者會上,主持人一直要來賓張懸親吻主唱阿凱一下,說這樣才會上媒體。台下的我聽到這個要求,感到震驚並且無比的難過。一九七六是成軍十年的樂隊,他們當年的第一張專輯就深深影響那一代音樂青年。張懸則是這一代音樂創作者的代表性人物者,他們竟然必須靠這種事情來搏得版面?但熟諳主流媒體規則的主持人是正確的。第二天,這張親吻臉頰的照片果然躺在娛樂版的角落。

 只是,這樣的媒體還能給創作者任何尊嚴嗎?

(作者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生,文化評論者)

【轉載】反對迫遷樂生院 放下論文上街頭

關於知識份子的社會實踐

http://publish.pots.com.tw/Chinese/PotsView/2006/07/27/420_06potsv/index.html

原本很想整篇copy上來
不過該網頁明言不准轉載
所以還是算了
有興趣的人請一定要click上去看!!

八月到了耶~~

自從上禮拜那個雷聲大雨點少的颱風過了以後
台北出現了罕有的好天氣
不只不下雨
還藍天小白雲
重點是--有風!
超有放假feel~加上現在的悠閒生活~真的超爽

雖然我超級杞人憂天地憂心著或許有一天起來再沒有藍天會很沮喪

可是.....................

擔心不來的事就不要管它了


去游個水吧!!
:D

衝阿 8月~~~~~~~~~~~~~~~~~~~

hang機

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

看完《Boys Don't Cry》(男孩別哭)
我怕到不敢睡覺
在ptt看別人的討論,到google search Brandon Teena的生平,
看了一半也就不敢再看下去。

這部片的黑暗與暴力是我不敢觸碰的,
卻在意料之外的大剌剌地在我面前上演著,
更可怕的是,這是真人真事改編。

OH MY GOD  真的好多變態.......

多瘋狂的世界,能夠孕育出如此瘋狂的人?

----------------

亂逛同學的bbs新聞台
pzs寫的、轉載的、報導的
多到令我頭昏
但都抵著那黑底白字超眼花的界面
一一讀下來

之後 不由得倒抽一口氣

樂生被強行清拆、貪腐的政治、蘭嶼的核廢料、全球化背後的種種...


其實我覺得 自己顯得很無力。



我是誰呢 
我又可以做什麼呢
即使有朝一日我真的做了記者
我又可以怎麼著力、怎麼告訴別人社會的陰暗面?

我根本連自己的心理障礙都克服不了。


我可以在這裡為著台灣為著澳門為著很多地方的墮落而心痛
但下一步呢?
我依然覺得自己渺小又有限得很誇張。

也許,我真的什麼都做不到
除了持續關心著 以外。


或者,我應該更勇敢地 豁出去...


在顧慮什麼呢



20060801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