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30, 2008

所以著緊。

一棵病樹,一個舊兵營/忠



花幾百塊過海看一個戲,看來很奢侈,然而,花幾百元去看人家如何在一個演出重塑城市的歷史──我城是這樣建成的,應該是物有所值的。香港進劇場的《樓城》,走訪了廿六不同界別、階層的香港人(當中包括前殖民地高官、城市規劃師、保育人士、政治人物、文化評論人和紥鐵工人等),然後在舞台上將他們的說話,以各種劇場元素演繹出來,從一個側面梳理出香港的城市史。這類題材的表演,在澳門很少有。究竟是兩地文化差異太大,不需要出現這種演出,還是澳門人──那怕是藝術家,都只愛在自己的房間裡鬱鬱寡歡,根本沒有意慾去創作一些與社會有更密切關係的藝術作品?也難怪,又要進行訪問,又要將資料有系統地整合成劇本,再結合舞台元素呈現出來,當中所花的時間與心思不少,澳門人一般很少費時在這些看來並不切身的問題上,用最快速度達成最近的利益才是今日在澳門的生存之道。就像近日政府清拆舊望廈兵營的例子,效率之高,完全超越了理智。


建築物之罪

十一月八日,工務局稱舊望廈兵營「受今年雨水較多的天氣影響,由於俾利喇街舊望廈兵營地段地勢較高,與路面高度差約八米,部分沙泥有向後方空置地段傾瀉的危險。」我第一個反應是:究竟是誰讓這個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即使沒被列入受保護的名單中)變成這麼「危險」?究竟澳門還有多少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被荒廢成有安全及衛生問題,然後又被判死罪?出問題的當然是建築物本身,但更大的問題卻是出於擁有者和管理者身上。像舊望廈兵營這類公共財產,由全澳市民共同擁有,我們究竟有沒有在它要消失之前,認識到它的歷史價值?而負責管理這些公共財產的政府部門,又該如何防止這種本土歷史的悲劇不斷發生?它的物質價值是它的地面將來可用作興建公共房屋,以回應「在私人市場購買房屋有困難的夾心階層」的訴求,但在這個建築物背後的非物質價值,卻更是難以估算的,或者說,這些「非物質」的價值更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被估算出來。我們在保護歷史文物的態度上保留了澳門人的「悠閒」傳統,但在破壞歷史記憶的動作上卻總是速戰速決,不留餘地的。

一棵樹之死

年尾結算,澳門今年有兩幕動人新聞,一是某次民署職員到竹灣斬樹,有泳客上前阻止,並與職員理論;另一則是舊望廈兵營要拆,熱心人士找出了兵營的底細,提醒大家兵營的歷史價值。這兩次事件之所以感動人,絕非在於它與政府作對,而是發現澳門人對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認同感和使命感。海邊暢泳不外乎想放鬆嬉戲,一棵樹的生死有什麼好管?提出兵營有歷史價值的人更傻,一個荒廢已久的地方,拆了重建成讓人暫借作安居之所,反對?不但與政府對抗,還要跟等屋住的人對抗,背起這些「罪名」也要翻箱倒櫃找資料,為的又是什麼?惋惜一棵樹的死亡,追認一個廢置空間的歷史,掀起一些波瀾,搞亂了那種被濫用的「和諧」,相信他們沒法子撈到什麼好處甚至政治本錢,那不過是出於對澳門這片土地的認同和愛;反而令人不解的是那些隔一段時間就要斬一棵的病樹,是因為什麼而生病?管理這些澳門人共有資源的人,為什麼每每要等到那資源耗至盡頭時,才走出來宣佈它的死訊?


「對這裡有感情,同時無力感強烈。」

同樣道理,一個地方、一個建築物的歷史價值,究竟要用幾多時間才可以評定出來?既然「沒有足夠理據證實」望廈兵營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也就是說的確有些未算「足夠」,但卻是存在的可能性,而且文化部門現有的「史藉」上未有記載,也不代表某段歷史並不存在,既然有市民認真提出了可供參考、查證的資料,為什麼不可以多延緩一下工程?如果那裡安全和衛生真的有問題,是不是必須以完全「清場」的方式來處理?是不是要在未有深入辯證的情況下,絕對否定其歷史價值?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民間展示出來的資料是比較客觀詳盡,而且提供了節衷的解決方案,對比起來,官方的回應卻是草率、空泛而缺乏討論餘地的。


近日途經塔石廣場,見舊愛都酒店外牆被紅白藍帆布包起,頓時又令人記起許多兒時記憶;跟朋友討論,大家都不清楚愛都究竟屬於公有還是私有物業,上網一查,發現都是一些政府呀、財團呀的發展或換地大計,有關這個建築物的建築特色與歷史意義卻鮮有提及。上周看香港進劇場《樓城》時,一句常常重覆出現的台詞:「對這裡有感情,同時無力感強烈。」實在也適用於此情此景,一般市民只可以抱緊各自的認同與愛,張著口看著城市記憶的流逝。




原刊於澳門日報。新園地。眾藝館




----

那些不滿與憤慨
原來都源自於


不捨和愛.

Saturday, November 29, 2008

後座力


剛看時還嫌它浮誇
沒想到後座力竟那麼強
看完至今仍念念不忘
對那幾句對白反芻再反芻
要挑缺點的話其實也不少
但算導演厲害
計算準確
就算演員不怎麼樣
整部戲也夠吸引了
特別是我們這一輩
單單因為那狂放而肆無忌憚
那猶豫不決而無力挽回的遺憾.

Thursday, November 27, 2008

詩意

作為一個以寫字為生的人
要寫一篇流暢的文字其實不難
但於我
卻反而覺得離開了公司, 離開了新聞之後
那支筆越來越難下


大學時寫blog是家常便飯
事無大小都要揮筆直書
即使是不公開的日記
現在再看也覺得當時的自己
把好多難以名狀的心事
都細細碎碎的一一記起
深恐自己會遺忘
更怕年月遠去
當年的自己會遺失


到今天
「社會新鮮人」已經不怎麼新
生活仍然忙碌(過了幾年, 竟然還跟當年給人的感覺一樣是個大忙人! 太好笑了)
工作以外還有不少事情要兼顧
獨處時間反而變更少
寫日記的時間都是左擠一點右塞一點
或者乾脆犧牲返早時已少得可憐的睡眠時間
那其實已經變成周記甚至月記了

日常生活的小事
以前可能都會令我大寫一番
現在即使不至於覺得稀鬆平常
但已經沒有時間可以讓我借題發揮


例如看完一些戲的感想
例如看到路上被丟到垃圾筒的小貓vs被菲傭打的小狗
例如去完一些地方, 見了一些人的感觸
例如身邊不少人對我的好提醒自己要常感恩

甚至去了兩次大旅行
連紀念品都還未來得及整理
便又匆匆過了兩個月
更遑論記下甚麼感想與得著了


工作並沒有令我失去對文字的熱愛
但連看本書都沒時間
沒input又怎麼會有output呢


套句一個喜歡的作家塵翎常用的字眼
「如果多一點詩意」
生活也許就不會太無聊
至少會發掘到美好

是不是每個人如果認真面對自己
都會變成了詩人


或者我最需要的是


沉澱.

Wednesday, November 26, 2008

永遠.海闊天空.

這個月發生了好多事
認識了一些人
聽到了他們的故事
產生了很多想法

BEYOND說的
儘管世界喧鬧鼎沸
但我寧願像個髒黑的水煲
拼命地唱

我就是要講出我要說的一切



很開心的事, 我覺得離理想又近了一步
至少越來越貼近心裡那團熱切的渴望
知道自己想怎樣, 又可以如何


謝謝大家的生日祝福
最記得SAM說的, 要「笑容滿面, 繼續癲喪」
更謝謝你 令我重新感受到冰凍了許久的甜蜜
謝謝你為我的所有付出和包容



paul 加油, 你的決定其實很激勵我, 無論結果如何, 至少你踏出了這一步
演藝的同學加油, 我們都在焦頭爛額中拼命付出, 但幾乎肯定的是我們一定不會後悔
我也很感激有你們陪我一起發神經, 哈哈哈

澳門要搞創作真的很困難
但看完《我要上天的那一晚》&《堂口故事》
我知道我們擁有熱情和誠意
這是最寶貴也最無法取替的





理想或遠在無邊的遠方 還是已淡忘
承諾 讓我在無止地期待
我只有活在 活在未來

我已等到枯乾 但未感到絕望
完全是因你 可以在旁


我會相信 縱使心裡飛花

我會相信 教我相信好嗎

不見.不散.





曾話過 我活著便精彩
無論你始終睇不到我
仍然無懼 我有我的根據
是錯對 也不枉過



Saturday, November 22, 2008

IT'S NOT KIDDING



「國家安全」未到,澳門就來白色恐怖!?
週五, 2008-11-21 13:30 — 葉蔭聰


上星期,我收到一群澳門大學生的邀請,出席這個星期六(22/11)下午的「關你廿三事:《維護國家安全法》討論會」,地點在澳門大學的T平台舉辦。這個星期初開始便到處收到宣傳訊息(見海報),可是,昨晚(20/11)我突然從網絡收到訊息,這個活動取消了!

今天(21/11)早上,我便收到以下的電郵:

致各位嘉賓:由於無法找到合適場地舉辦討論會,故此宣佈是次活動將會取消,敬請留意最新消息。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關你廿三事』活動籌備小組啟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這個活動原來是由一群熱心同學舉辦的,即『關你廿三事』活動籌備小組,但他們想有學生會的名義,辦起事來比較方便,所以把幾個學生團體找來,包括澳大學生會、澳門科技大學學生會、澳門高等校際學院同學會、澳門理工學院公共行政高等學校學生。可是,現在澳大學生臨時「縮沙」,令活動胎死腹中。

很難令人相信,取消的原因跟場地有任何關係。我後來從小道消息處得知,十一月二十日,澳大校方有人打電話給澳大學生會,要求它取消這個活動,若有不從,後果如何,我未能得知。而澳大學生會中人則害怕會遭受校方處分,昨夜臨時找了籌備小組的人開會,決定不搞了,而且還於當晚即時發公告取消。

我建議大家可以做幾件事:
1. 澳大學生及老師應該要去質問澳大學生會,是否受到校方的壓力,才作出如此倉卒決定?亦該質問校方,是否在暗地裡壓制學生及學生團體的言論自由及活動自由!
2. 澳門公民團體也應該加入,向澳門政府質詢,是否政府有向校方施壓,禁止公開討論廿三條,並要求政府保證大學自主,以及澳門的言論自由!
3. 澳門公民身體力行,繼續公開討論廿三條立法的各種問題。

澳門的「國家安全」還未到,白色恐怖已到來!連公開討論的權利也遭壓制,這是個怎樣的社會?在此前,我也收到消息,澳門天主教教友協進會屬下的《澳門觀察報》曾於十五日辦了一個討論會,原來打算邀請香港的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簡稱正委)代表,大家份屬天主教,是很正常的選擇。可是,在討論會前幾天,正委突然收到訊息「不要來了」。究竟讓正委來澳出席區區一個論壇,有何大不了?實在不得而知,只是據聞,這是來自澳門天主教上層人士的意思,而澳門天主教高層也跟北京政府及特區政府很「要好」。


許多人說,這樣的事在澳門經常發生,令人無奈,但是,難道我們真的要啞忍下去嗎!?


引用自: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1594

Friday, November 21, 2008

inspired

不要自己把路越來越小了。

愛情的位置

轉載的
from一位本地插畫家呀 同學 :)



從一些交通安全報告的數據中得悉
每當在交通事故迎面接上的一剎那
司機那條曾是堅定不移的脊髓便會
條件反射的把方向命盤扭向司機座位那一方
於是鄰座最親密的人頓時成了首當其衝的人
而衝擊最少的將會是司機位後方靠窗的位置

為妳的安全著想
把妳放在那裡
後方靠窗
總是

觸手不及

stop fooling us !!!

〈澳門23條立法的條件與時機〉 郝志東



「其實沒有人會認為不應該制訂法律以維護國家安全,但若硬要說現在是最好的『時機』,『條件』也最成熟,則反而讓人詬病。」

「其實,香港的立法『條件』和『時機』都比澳門成熟。香港的立法會和行政長官的普選已經有了一個路線圖和時間表,而澳門沒有。香港政府的施政能力、執法能力較澳門 ,其公民社會(包括媒體)也較有力。因此,如果說需要為二十三條立法的話,應首先在香港,而不是在澳門。 」

『因此,正如文章開頭指出,立法的條件和時機成熟不成熟,都是決策者的一念之差。《國安法》草案除了應說明『不鼓吹暴力的言論、思想和行為無論其多反動都不能入罪』、界定什是『國家機密』之外,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你可以擺出來一千個一萬個理由說澳門應該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但是不要說澳門的條件和時機都比香港成熟,因為那不是事實。」




為什麼要將整件事簡單化至「反對=不愛國」?
這裡難道已容不下理性的思考與深度分析
只能讓一面倒之意見沸沸攘攘?

荒謬。

Thursday, November 13, 2008

不捨



黎 - 礎 - 寧 - - - !


你為什麼要自殺阿
為什麼這麼看不開呢
一個人讓你受委屈
但你知道嗎
還有多少人願意擁戴你
喜歡聽你唱歌啊........








Saturday, November 01, 2008

本命月來了請多振作

「欲望是一個可怕的怪獸
我們已經被它越養越肥了
可是我們還是有可能越變越快樂的
如果大家都發現身邊的事物最自己有多重要.」



thank you my dear friend. :)

Friday, October 31, 2008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我很難過
其實是有這麼難嗎
真的嗎
這就是現實嗎

我不介意辛勞
你要我做多十倍我也不會介意
只介意沒有人會重視我的努力
只介意在同一環境下的不公平
只介意人人的各自為政
只介意虛偽而沒能力的人坐擁一切

或者其實我介意甚至討厭, 弱肉強食.


我只想做回自己想要成為的自己
而這裡卻沒有途徑給我機會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我看著心裡的花一天天枯萎
熱情慢慢熄滅讓我很難受
在演藝的時光彷彿是救生圈
只有在哪裡我才看見有夢想有實踐有光芒
在那裡 我才快樂一些

看著生命以我討厭的方式一分一秒的在流逝
自己卻那麼的無能為力, 束手無策


這裡幾乎沒有選擇
我開玩笑的說"我們的前途在哪裡"
而其實你知道嗎
這是我心底認真的吶喊

我沒法忍受營營役役得過且過
我不知道自己在幹甚麼!
當看著那時單純的自己越來越遠
我就只能停下來哭著看他遠去嗎


心如刀割的哭著
是不是意味著

我長很大了...

一走了之可以解決嗎





當生存是規則
不是你的選擇
於是你含著眼淚飄飄蕩蕩跌跌撞撞的走著

難道就真的抱著遺憾一直到老了
然後才後悔著?

為什麼失去了 還要被懲罰呢


能不能就讓悲傷全部結束在此刻
重新開始活著...

Monday, October 27, 2008

哭乾了沒

掙扎了一下
終於還是買了RubberBand的《Apollo 18》
一直聽一直聽就覺得那一百多塊花得很值得

光是買這一首就夠了。






Tears

曲:藝琛-RubberBand
詞:Tim Lui / 6號 - RubberBand

過分握緊手會痲
抱著雙膝怎坐下
被你掉低了 沒法抗辨吧
剩我自己面對嗎

手已鬆開可放下
閉目深呼吸只要躺下
大概受傷過讓滿身傷口結疤
痛過後太可怕

難道還要抱緊 這些過去
不可再進亦不退 心裏聲音如雷
未能掉去記憶也沒法睡
待我習慣讓雙眼 合上便能如止水
不再依戀過去 找救生口撤退
要是再次回頭 已幾歲

每段刻骨的說話
刺在心中的對罵
在腦內轉播便會厭倦吧
讓我慢慢習慣它

手已鬆開可放下
閉目深呼吸只要躺下
大概受傷過便覺得身份太差
痛過後太可怕

難道還要抱緊 這些過去
不可再進亦不退 數算得清錯對
十年渡過已經再沒法追
待我習慣讓雙眼 合上便能如止水
不再依戀過去 找救生口撤退
要是再次回頭 已幾歲

身邊的風光早已放得明媚
早該走得出苦痛傷悲
我卻怕當失去你 如被遺棄
問怎樣 顧忌

難道還要抱緊 這些過去
不可再進亦不退 數算得清錯對
十年渡過已經再沒法追
待我習慣讓雙眼 合上便能如止水
當我摧毀過去 當我抽身撤退
我便再次重回 那一歲

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亦舒說

一直都喜歡看亦舒的小說
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
每本新書都會買
甚至不必去翻看裡面的內容就會拿書去付錢

大概故事本身不是重點
而是享受在看的過程裡
往往可以在書中得到一些慰藉

在亦舒的筆下
角色都很人性, 總有軟弱的時候
但那些女生都勇敢、自愛、有自知之明、清醒、理智而且懂得懸崖勒馬
她們的故事
可能也是我成長階段中的一個重要啟蒙:
女生要堅強獨立, 才能贏得尊重

小說, 有時候也是心理書.





"當你年邁, 鬢邊長出白髮之際, 你會後悔曾經理智得如此殘忍."

我不知道理智和感情該如何分割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感性的人, 可是在某些時候又理智得令人訝異
戲劇常說要認識自己, 真實面對自己的內心
但有時我覺得即使拿著大光燈照著自己
有些心事就是無法重組, 只能細碎地殘留心底

超想看!

去年有《練習曲》
今年就有《海角七號》
台灣國片加油!!!




Monday, October 20, 2008

Tides of Change

May something go always unharvested!

May much stay out of out stated plan,

Apples or something forgotten and left,

So smelling their sweetness will be no theft.


-Robert Frost, "Unharvested"

Friday, October 10, 2008

why not?

(抱歉啦出賣一下你們的靚樣 :p)


休息了快十天
重新回到紛擾的世界
天天對著令人頭大的新聞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股市一跌再跌低處未算低
三聚氰胺繼續頻頻出現在鏡頭前
泰國騷亂再起
美國總統選舉大戰即將大結局...


七天沒看新聞
世界都仍然在轉動
回澳門之後趕著追回世界大事進度
這份工已經令我處身在需要隨時update最新消息的心理壓力中
所謂的資訊焦慮了吧

還好去完旅行後的好心情仍然一直在
不僅是因為去了玩, 有了美好回憶而念念不忘
更是因為在新的環境裡, 在漫長的航程與顛簸的車程中
產生了些新的想法

在陌生的環境裡
發現其實世界之大正在於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哪管你是甚麼國籍和膚色生活
並非那麼單一的方式與價值
會常有「其實那樣也可以過得很簡單快樂」的感覺
特別是在馬六甲認識的一些人
他們對生活的態度與想法令我超嚮往
成功與失敗為何要由別人來定義
做著自己喜歡的事
擁有最大的滿足不就最好了嗎

要抓緊在cafe的感覺, 要好好記住。


我穿戴整齊面對 瘋狂的世界
不管今天面對誰 微笑是必須

腦袋裡常哼著這首歌
生活再無奈大概總有好事可以珍惜


從不曾揮霍 好想要揮霍
沒有甚麼是必需...

Tuesday, September 30, 2008

嘿!我要走了~

只考慮了一個晚上
就決定要跟阿芝去馬來西亞了
其實也沒甚麼要考慮的
奢侈地請到假而又捨得破壞儲錢大計
原來就可以起行


這兩個星期來
甚至沒有仔細計劃過行程
都只有個大概
「大安旨意」是因為完全旨意彼邦的朋友
即使有幾天只有我們倆
至少手上還有本「天書」
加上在星馬這個華洋雜處的城市
總不至於流落街頭啦~呵


反正一切都很隨性
(這也很符合我倆的作風~哈哈~)
反倒更期待接下來七天會發生的事
就先暫時放下三聚氰胺和金融危機
享受異國可能有的驚喜啦~


明天這個時候就會在吉隆坡
希望一切順利
回來派手信時再找你們啦
:D

Monday, September 29, 2008

無言

北京奧運 + 神七順利完成任務 VS 毒奶禍害蔓延 + 豆腐渣工程



最近的中國很分裂
在高科技的硬體上 
中國人似乎已足以向世界證明
有能力做到與世界強國同步,甚至超越
但在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問題上
中國社會卻仍然停滯不前, 甚至倒退落後, 是不是真的是因為
根本沒有把人命放在眼內


前幾天港台節目《左右紅藍綠》
找來了《亞洲週刊》編輯謝曉陽來主持
她提到中國積極發展科技與體育運動
務求與國際接軌
但在國內社會普遍欠缺的
卻正是西方主流社會中最核心的, 以人為本的人文價值
而這種價值觀才應該是與國際社會接軌的點

正因為沒有這種尊重人命的觀念
所以奶製品被加入三聚氰胺, 其實就不單只是產品監察的問題
再拉遠一點看
沒錢的病人會被趕出醫院, 沒錢的小孩也不能上學
其實也都是這種觀念作祟



即使不去想要不要和國際接軌, 躋身世界強國這一類問題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總應該對人民的生命念茲在茲
可惜今天看《鏗鏘集》
講一批北川的遇難學生家長
因為不甘孩子在大地震中因為豆腐渣工程而死得不明不白
決心要找政府「討個說法」
可是當局一而再的避而不見
到後來甚至把那批家長列入「觀察名單」
連記者找其中一人訪問, 那些錄影帶都被沒收

高壓至此
回想起地震發生之初
多少官員口口聲聲說著一定會追究、嚴查
這些承諾都諷刺得令人心寒
與溫家寶的眼淚相比
這些為官的巨大落差只會讓人民一次比一次更失望

這豈是胡錦濤幾句「置若罔聞」、「麻木不仁」的批評就能平息的呢



陶吉吉的《Dear God》幾時聽都一樣應景
倒是《黑色柳丁》時不時聽都有靈光一閃之感
人之所以會消極
都是因為失望透頂吧

也許能徹頭徹尾的改變與翻轉 , 都只能靠著神蹟。


很想說 但又感覺沒有話好說
我只恨我自己 逃不出這監獄
或許我 是個沒有出息的小蟲
不該一直作夢 你不是個英雄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8

請問颱風天我可以準時下班嗎

凌晨四點半的公司
很熱鬧
返夜的未走得
接更的陸續回來
檯面上有未收拾的食物
長開著的電視機
夾雜著中葡文的吹水聲浪
時不時傳來youtube的聲音
恐怕沒多少公司可以返工返得這麼free了

感謝黑格比
讓我有如此驚險的八號風球經歷
雖然它甚至不夠五分鐘

整晚不能睡因為怕不知醒起身返工
下樓一撐開傘
幾乎就馬上折斷
那麼一段短短的路程
我是淋著大雨走的
回到公司濕透得像游完水一樣
看到偌大的招牌橫躺在路邊
我就變得超緊張
生怕不知道那裡會再飛來一塊招牌把我砸死

回來之後連咭都顧不了打
就衝進廁所把水擦乾
罕有地覺得公司冷氣原來冷成這樣
還好化妝間有風筒
又神奇地有件很醜的tshirt放在這裡備用
連拖鞋都一早準備好了


幾個小時就在匆忙中過去

我好想吃早餐
麥當勞有開門嗎 ><

080924 0850

Monday, September 22, 2008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這是一首叫人別哭別沮喪的歌
但我每次聽都有止不住的悲哀湧現.


Oasis -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Written By Noel Gallagher
Published by Oasis Music/Creation Songs Ltd/Sony/ATV Music Publishing




Hold up hold on don't be scared
You'll never change what's been and gone

May your smile. Shine on. Don't be scared
Your destiny may keep you warm.

Cos all of the stars are fading away
Just try not to worry you'll see them some day
Take what you need and be on your way
And 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

Get up. Come on why you scared
You'll never change what's been and gone





我好想念妳。

希望妳可以在我旁邊,當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