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8, 2010

Fragile

帶著憂鬱的心情上床睡覺
第二天醒來
讀著email上的一字一句
淚如雨下
然後電話來了
未見其人先聽其聲
眼淚繼續流
之後的sms
還沒看就又哭了一遍


擺蕩不已
所有的心情
無法訴之以言語
感受如萬蟻攅動卻無從啟齒


被打敗
而你終得承認
你沒有你自以為的能力
你平庸得很
一腔熱血卻無補於事
你拚命讀
卻發現你根本不懂
人家拚命討論
你卻無從插話


她說
"you haven't got the determination to melt yourself to the new culture."
很努力很努力去習慣
卻覺得心裡好不自由
不停的自問
你在幹嘛你在幹嘛你在幹嘛


是困難的
比我以為的難太多太多
你再堅強還是很軟弱
強迫自己硬撐住的那個我
被徹底擊潰
幽暗的角落
live with it, live with it......
因為你正是如此
而唯有對自己坦白
才有面對的可能






那一聲聲加油是重要的
而記得遠方仍然有人惦記著
與你同哭同笑
也許
也許



我也許被打敗了
但還是羸了


夢想的意義
是因為它如此易碎
但你把它捧在手上
要搓成什麼形狀
仍然由你來決定

Monday, October 25, 2010

今天起。

life is changing day by day
so do i.


無可避免的
live with it
如果有值得期待的事物
不論大小
都已經是禮物


千里迢迢來英國
是學知識
更像是來學習生活
赤裸裸的照見自己
接受你的軟弱
因為你要改變的 還有很多很多
但有了經歷
你發現自己不同了

放輕鬆
一定過得去
而光陰
就這麼一點一滴的流逝了

Saturday, October 23, 2010

相信我的心,我的心會跳。



為誰拒絕現實不緊要
痛不緊要


記得理想
先緊要。

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自找的。

來了倫敦剛好一個月
總覺得一定要紀錄些什麼


沒有想像中的興奮喜悅
倒像一關接一關的闖
從最基本的找房子
天天吃supermarket的微波食物和貴得要命的無聊sandwiches
有當遊客的時間但完全沒有觀光的心情
到終於找到住處settle down
無師自通亂買菜煮飯
變得常常snack不離身
開學了看到老師同學
逐漸參透外國人和亞洲人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
堆積如山猶如火星文的reading packs & references
慢慢建立起固定的教會生活
感覺整個人正在發漲
比較提得起興趣去了解這個數一數二的國際大都市
想要亂逛的心情慢慢浮現
開始擔心錢會不會花太快
雖然已經死命的慳慳慳......


就好像一度停頓了在那個時空
在facebook裡仍然心繫家國
看見朋友行家同事的留言照片
就覺得自己仍舊活躍在那個空間裡
但現實中
你必須在異地文化下
用陌生的語言創造自己的世界


時差
並不只是"時間差"
settle down
也遠遠超過"找個住的地方"而已


感恩的是
新認識的朋友都對我很好
加上本來就相識的
千里之外就忽然變了重要的精神支柱


走走停停
仍在摸索在這裡生存的姿態
怎樣才可以暫時把包袱放下
自由   享受
自得其樂的和自己相處對話
大雨總是突然來襲
沒帶傘嗎
把帽子戴上
你還是必須往前走
沒有人為你撐傘也別怕
陽光燦爛還是陰雲密佈
愛惜自己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


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或是低估了重新適應的難度
這三十天好像走了好遠
卻又像原地踏步
時間好趕
人人都在向前衝
我連"慢慢來"的時間都沒有
揹著行李下飛機的那個時刻
那心情   那壯志
伴隨著沉甸甸的行裝
開展了這嶄新一頁
如今一個月過去
既然沒有退路
就只好卯起來往前走
沿途碰上的
或要緊或瑣碎  或高或低
可能才是出走的意義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記住,為什麼。



【後記】
我比我以為的自己更脆弱一些
一點都不tough
時不時都想掉淚
排隊的時候, 等車的時候, 看照片的時候
莫名奇妙的鼻酸
好想好想回家
但騎虎難下
"也就只能這樣了"
要勇敢要信心
要克服要overcome
但願下次寫兩個月日記
開心的成份高一些
i wish.

Sunday, October 17, 2010

killing me

來london快一個月了
最大的改變是
愛吃的習慣無限擴大
既然正餐貴
就不斷吃零食零食零食

我懷疑
這根本是心理需要
無關飽餓問題

心癮
我想要有很full的感覺
填補所有空虛

肥都沒關係
只想這種感覺趕快沒入肚子裡
不要再困擾我了可以嗎


SOCIOLOGY也救不了我
PSYCHOLOGY可能可以....


GOD PLEASE SAVE ME!!!!!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敬  劉曉波。





越看劉曉波的新聞
越想到聖經裡的一句話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


如果一定要有人犧牲
以成全日後更大更美好的事
那為何是你?
付出到如此境地
對你來說
是不是也是幸福一種?

你和太太的坦然無懼
讓人肅然起敬
把獎項的榮耀
歸給六四亡靈
更讓人概嘆這條民主自由的路
到底交織了多少人的血淚
才能蹣跚邁步至今天?

可是
當太太向你報完喜後
卻遭到監視軟禁
對外聯絡一概被中斷
當同道中人要吃飯慶祝
卻一一遭到問話
當內地消息全面封鎖
大多數人連你是誰都說不上
這些都只能讓高牆以外的我們
悲觀預估到長路會是如何漫漫


到底是對是錯
都只不過是用"法律"層面來判斷
回到一個人的基本價值
你所做的只是呼籲自己的國家
更尊重作為一個人的權利
這又何錯之有?


願你繼續堅持所愛所信
也成為後來者的標的
認清自己到底在做什麼
為什麼?怎麼做?
願有朝一日
認同你的人都能站在那片土地上
大聲吶喊


「劉曉波無罪!我為他驕傲!」

Tuesday, October 12, 2010

啊)))))))))))))))))))

默默的讓這旋律
和我心交響

再唱
再唱
再唱
再唱


再唱



呢舖真係,破釜沈舟。




Green Park 偌大的草地上

「人家看我們的照片一定覺得我們很開心」
「因為辛酸的都不會跟別人說啊」


人在他鄉
三個在澳門是一定不會這樣約出來的排列組合
竟然聚攏一起
野--餐--!
只是簡單的三明治和蘋果
但能如此享受在大自然中
才是最難得的吧

我們帶著各自的故事
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
相濡以沫嗎
環境自是好的
我們都正嘗試融入這個so-called 大城市
只是每個人
都必定有其不為人知的秘密


是高估了自己嗎
是chur得自己太盡嗎
是太心急嗎
一切如此美好
生活也並非真的匱乏到什麼程度
但心情
還是起伏不已
表面的和平下的

暗湧


道理聽很多也都明白
只是要如何克服心底黑洞
最終還是考驗著我究竟有幾TOUGH
可以去到什麼程度
好大的挑戰

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脾氣好差
內心好亂
I'm in chaos
OMG

Wednesday, October 06, 2010

新聞倫理中的永恆哉問。

在菲律賓工作那幾天
所產生關於工作與人性之間的種種矛盾
記憶猶新

你要操守 還是要獨家
你要安守本份
還是寧願冒著被看不起的險
爭取別人沒有的內容

做好人是首要條件
但問題是
我和你的"好"
標準沒得界定


想起了方健儀訪問徐步高母親的小故事。


人們總是說
時間充裕的話
與被訪者建立良好關係
逐漸深入對方生活才寫得出好報導
廢話誰不會說
但你有時間嗎?
SLOW NEWS的空間在哪裡?
有人手嗎? 有資源嗎? 有back up嗎?
London或很多其他地方可能都容得下
但港澳呢?
不催稿也讓你不盲從
可以發掘新聞題材的媒體有哪間?
所以張翠容才是奇葩!

到底是市場/生態/環境不成熟, 還是我們的公民不夠成熟?


大學老師介紹過
"新聞作為一種志業"
現在我也稍為可以體會了
即使離開了
心裡牽掛的還是新聞的種種
有這麼一種熱情
我 心滿意足。


=======================================================


當問題遇上傷心人 ─ 馬尼拉人質事件反思
麥燕庭  《記者之聲》總編輯


【記聲2010年10月號】「事後最悔疚的,是明知倖存者或死傷者家屬不想面對鏡頭,不想讓我們的問題挑起他/她的傷痛記憶,但我們還是要問,因為實在有太多疑團未解。」事隔三星期,《明報》資深記者盧曼思被問及採訪馬尼拉人質事件最感困擾的問題時,不假思索地道出這個犖繞心頭的鬱結。

當了七年記者,又曾採訪突發新聞的盧曼思尚且如此,難怪年資相若但頭一遭採訪有重大傷亡突發事件的香港電台高級記者朱錫君,對嘗試訪問梁錦榮太太一幕至今不忘:「我拿著花,像探病似的來到梁太面前,熱心引路的護士還加了一句:『有香港人來探你呀』。梁太愉悅地握了我的手一下,那陣子,我真的開不了口問她問題,但我是記者,不想問也得問,我也不想騙她,所以逕直告訴她,我是來慰問她的,但我也是記者,若她願意,我很想跟她做個訪問。就是那麼一剎那,疏離的感覺在我們之間漫開,她在場陪伴的朋友也頓時緊張起來。」

這一幕,相信不少記者都有經驗。可笑的是,若非記者,你不會去探問人家的心底話;但亦因為記者的身分,不少人不願趟開心扉。

梁太最終沒有接受朱鍚君的訪問,因為舊事重提會讓她很難受。朱鍚君接受梁太的決定,亦安慰自己已盡了記者提問的責任,但那難於啟齒的感覺仍是揮之不去。

以關懷打開心扉


訪問傷心人要有同理心
不少記者視採訪死傷者家屬為畏途,被訪者亦如是。身為臨床心理學家的香港大學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輔導及心理培育總監梁若芊博士指出,過往接觸的一些天災人禍倖存者最怕事後一大堆記者追訪、圍問,甚或有十多支咪高峰堆在面前,這會令他們感到煩擾、驚慌、不耐煩,於是選擇不回應。

她建議,若能在一個較為安靜、不急亂、不是多人搶著提問的情況下,有關人士可能會較願意娓娓道來、細說重頭。以她的經驗,訪問的氣氛和環境可能比記者的提問內容更重要。

當然,這樣理想的環境,在突發新聞中可說是「可遇而不可求」,因此,提問內容便更形重要。梁若芊認為,表示關心會令倖存者願意與你交談,而一個開放式問題更可以幫助受訪者打開話匣子,例如「你有無野想講?」是其中一個較好的開場白,觸動他/她傾訴。

事實上,這正是《蘋果日報》高級記者雷子樂訪問倖存者李瀅銓用的方法。與李瀅銓在香港一個採訪活動有一面之緣的雷子樂,訪問時先跟她了解,她想談什麼?不想談什麼?拍攝有沒有問題?然後才開始正式訪問,讓她慢慢談。

至於另一些開放式提問則可能惹來反效果,梁博士舉例說,「你心情如何?」等問題會予人明知故問之感,受訪者可能心裡嘀咕:還能有什麼心情哩!難免對記者不理不睬。

至於「我有什麼可以幫你?」的提問,有些人向梁若芊嘮叨,指有被看扁的感覺,這些人會自忖:難道我沒用嗎?須要你幫助嗎?梁若芊不認同這種想法,亦相信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想。

請別雪上加霜

不過,訪問倖存者或死傷者家屬的時間可能很短速,未必適合用須時較長才拿到有新聞價值資訊的開放式提問,所以記者會較常用封閉式或引導式提問,「你是否不開心?」是其中之一個例子。但有關提問須要考慮刺痛對方的程度,雖然這難以有清晰界線,但向丈夫以死相救和兩名女兒均已遇害的梁太提問:「你有無死過番生的感覺」,大部分「行家」都認為過了界線,不然,有關問題不會迅即在馬尼拉採訪的記者圈內廣泛流傳。

只是,記者真能直接向倖存者和死傷者家屬的機會其實不多,《蘋果日報》高級記者雷子樂表示,由於家屬都是隨政府人員到菲律賓,記者可以自由找家屬、接觸家屬的機會不多,遑論詳談。雖然記者有機會跟在酒店大堂等候登記入住的家屬或在醫院範圍碰上他們,但這些場合並不適宜做訪問。

他續稱,路祭後,中外記者都有上前訪問家屬,但也只限於「遞咪」,沒有提問一些影響他們情緒的問題。

其實,港府的「保護」功夫可謂十分到家,記者亦不想增加家屬的傷痛,以致白白放過不少提問機會。例如在家屬離開酒店預備乘機回港時,港府官員「請」記者不要提問,而各行家亦接受如儀。但筆者認為,如果「行家」同意只是提問而不一湧上前,未嘗不是一個平衡各方關注的做法。

事實上,菲律賓醫護人員和義工的做法更為可取。據了解,多批記者先後採訪父母雙亡的小妹妹汪綽瑤,每次,醫護人員和義工都提醒記者,不要談及她父母,因為她仍未知道父母雙亡的惡秏;每次,記者都沒有越界探問小綽瑤知道惡耗後的反應。反而是當香港電台記者陳易安訪問完汪綽瑤預備離開時,冷不防她幽幽地冒出一句:「我很想念爸爸媽媽、很想念弟弟」,令這個有兩個孩子的父親也鼻頭一酸,差點掉下男兒淚,趕緊勸汪綽瑤快些休息後便離開,以免被她追問父母下落時,不知如何應對或穿崩。

採訪為上

對一些已經有數十年經驗的記者來說,這些感覺可能是頗為遙遠的。入行快三十年的《蘋果日報》高級記者林社炳說,馬尼拉事件的發展出乎意料的,是流血收場,這令他感到震驚,但採訪時那容細想?只管想點子做新聞,而且要跟政府人員競賽,事實證明,大部分搶到的新聞都是在港府人員抵埗前完成的。

他透露,處理這些「大突發」時,最講求技巧和打游擊,之後便盡快離開現場。所以他不會跟姿態挑釁、梁太身旁的親友硬來,因為這不會讓他獲得一個有內容的訪問;所以他不會跟在機場禁區內攔阻他們採訪的菲律賓記者吵鬧,而是繼續四處游走去「搲」新聞。簡單而言,就是要用最有效的方法完成採訪任務。

獨立「搲」新聞可說是突發記者的特性,因為不會有人「餵料」給你,必須靠記者自己憑觀察、常識和一雙會問的嘴巴去「重組案情」,拼湊事件,所以有跑突發經驗的記者不會蹲在酒店等官員簡報情況,而是快人一步,到當地警局、槍手家鄉、殯儀館跑,而獨家新聞和事件的深層原因就是這樣試試撞撞找出來的。








http://hkthejournalist.blogspot.com/2010/10/c09.html?spref=fb

Monday, October 04, 2010

practice.



一直提醒自己
要昂起頭來走走走
但當腳步放緩
硬朗的外衣稍為卸下來
眼淚又要掉了

原來
光是想想就已經那麼有殺傷力


美好歲月還沒消逝
它在心裡活著
相信我
我沒有不開心
更確信這是生命裡另一段燦爛時光
只是過得好也還是會想念
堅強一步步的走下去
直到再見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