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說到底就是一種修養。社會,是要去參與、觀察、評說,如果可以,甚至是微小,微小地改變。個人,你是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事,說怎樣的話,要有一種胸襟與視野。同理心同感心。感性並不是純粹的感情用事,而是一種穿透力。穿透了就能感。透過能感而能看見,看見那些看不見的。理性也不是純然的客觀分析與思辯能力,而是能抽離,能看見限制,以及限制以外的可能。
這必須要是日常。」
「鄉愁。和JL說過,那不過是對某個隔著距離的時空的思念。somewhere/space/time.
這是我久久喜歡的其中一個字詞與意義。甚至要住到字裡去,沉浸到一個地步,我閉上眼就能認出那味道。」
「一個人應該首先懂得自處,打點自己的生活。《海邊的卡夫卡》裡的孤獨少年,逐步逐點地學習,從清潔自己的身體到讀書修養內心,長成一個獨立而堅強的個體。強在於忍耐,而不是反抗。但這種堅強,也是某種反抗。」
「喜歡留意別人不太留意的事物。喜歡那些不張揚的物事,可是你靜靜注視它們,它們就爭妍鬥麗,要多喧嘩有多喧嘩。」
--陳寧
一如以往
安安靜靜卻深被觸動的片言隻字
埋藏了巨大能量
去安慰或同理
但願自己也能有那麼的修養與耐心
與世界和現實搏鬥之後
仍能躲在某個角落
用唯有自己明白的邏輯
理解瘋狂與自我
那, 必須要是日常。
忍耐著的堅強獨立,也是種反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